无锡的南泉镇,紧挨太湖的北岸。美丽的江南风光,令人无限流连。多少名胜古迹,令人无比怀念。若不是打工到此,怕永远无法一睹她的芳颜。我打心里发出感叹:我爱你,南泉!
二零一七年深秋,我打工来到南泉。看到的每一处风景,都令我十分惊叹。当时的北方,树木已变得枯干,光秃秃的树枝在冷风中乱颤。而南泉路两旁的香樟树,却依然生机盎然。随着时间推移,叶子却又似害羞的姑娘红了脸,我惊奇于南泉树木的绿意伸展。时令进入冬天,生命力依然不减。它们是空气的清洁工,它们在,天就会常蓝,空气就会变甜。如此清新的环境,怎不让人心生爱怜。
南泉,优越的地理环境,真象是一个世外桃源。南泉南邻太湖,最不缺的就是水资源。随处可见的湿地公园,穿村而过的小河,小桥流水潺潺。浩渺的太湖,波光连连。漫长的湖岸,却不见一处可供人游玩的旅游景点。太湖只能远观,而不可亵玩。也许这就是南泉人或者说是无锡人的远见。环境保护要真抓实干,要时刻维护太湖的良好生态不被摧残,因为它是一方百姓生活幸福的本钱。
南泉的北边也是山,一座寺庙山顶建。我问此庙何所名,有人说此寺名字曰“寒山”。难道这就是名闻遐尔的“寒山寺”?难道张继就在此地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里不是姑苏,而是无锡南泉。此寺非彼寺,此寺一定名不见经传。江南寺太多,寺庙重名也不稀罕。
南泉镇的西边也毗邻山,听工友说靠山有一处烈士陵园。那天,我特意去了一趟烈士陵园,说明来意,陵园的管理人员没有阻拦,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观赡。墓碑一排诽,肃穆威严。许多的烈士墓碑上没有籍贯,为了穷苦大众的解放,他们的忠骨留在了异乡,留给家乡亲人的只有无尽的思念和期盼。他们也曾是母亲的娇儿,也曾是乡亲们眼里的好青年。可为了天下穷苦人的解放,他们毅然决然地把一腔热血奉献。此时,不由想起伟人毛泽东年青时,写给父母的一首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需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伟人的诗,也许准确地道出了烈士们当时的心里言。
看着一个个墓碑,好象看到了一张张年轻战士的脸。好象看到在艰苦卓绝的抗日前线,你们依托太湖、锡山与敌周旋。好象看到“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观场面。多少英雄儿女血洒江南。多少烈士以无名的方式被人纪念。
现在,你们心中的理想已经实现。你们的血没有白流。你们一定看到了南泉的人民安居乐业,一定看到了祖国在迅速地繁荣发展。
安息吧,年青的抗日战士。安息吧,为了“解放全中国”而倒在这片热土的英勇青年。一切有爱国之心的人,会记住你们。国家更会把你们的英勇事迹留存宣扬到永远!
我,一个外乡人,在这里和你们的灵魂攀谈。我也会记往你们,无论身在何地,无论经过多少年,只要一息尚存,你们就会留在我的心田。
我爱南泉,因为它的风景秀丽。我爱南泉,因为它的古朴悠远。我爱南泉,更因为有许多的烈士在此长眠!
我爱你,南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