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从小学到高中,教过他的老师很多,现在我们母子谈话,他还时常提起几位对他影响很深的恩师。
儿子小学六年,三年换一次班主任。初入学时的班主任姓孟,是一个很有爱心的女教师。她曾和我说过,班级里的每个孩子她看着都喜欢。她对学生亲切慈祥的如同一位老奶奶。但是她的教学能力稍有欠缺,我从儿子时常出错的拼音上发现的问题。四年级到六年级时又换了一个女老师,姓李,个子不高,小巧玲珑型的。这个老师正规师专毕业,课讲得好,就是很严厉,开过几次家长会,我发现她绷着脸从来不笑,对成绩稍差学生的家长一点不留情面。
李老师起初对我儿子有过怀疑。一次作文,要求写一种树,儿子根据他自己掌握的知识,写了一种身上长满气根有趣的树,由此衍生出一个故事。李老师觉得儿子这篇作文超越了他的年龄见识,有抄袭嫌疑,为此把我找到学校。看到儿子委曲的模样,我和李老师说,你出个题,让他再写一篇类似的,我们俩在这聊一会儿,看他能不能写出来。
李老师说那倒不必,就让他说说这篇作文是怎么想出来的吧。提起作文,儿子自是成竹在胸,他把在哪本书上看到的这种树,他根据这种树想到了什么,一股脑地倒了出来,听得李老师感到信服,从那以后,李老师对儿子开始格外关注,加之讲数学课时,儿子时常能给她很好的配合,班级里的事也能努力去做,李老师逐渐对儿子喜爱有加,一直支持儿子当那个班长。儿子后来考上省实验再到进入清华后,这一路,李老师都把儿子当作她的骄傲,时常在人前说起她这个学生。可惜这样一个很有才华的好老师,在事业腾飞之年却不幸罹患了重病,英年早逝。我和儿子一直都很怀念李老师,那三年的精心教导,给儿子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儿子上高中后的班主任姓张,北师大毕业,有十余年教学经验,也是儿子班级的语文课教师。这位老师教学水平和经验自是一流,在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上,尤其出色,儿子走出校门几年后,这位老师被擢升为副校长。
儿子身上有许多缺点,自私、不合群,自以为是等等,他觉察不出来,但在与同学的比较中,一目了然。初入高中,去沈阳武警指挥学院搞军训,先回寝室的同学会给后到的同学杯中接上开水在那晾凉,后到的同学大汗淋漓地一回来,马上就能喝到口中。就这样一件事,让儿子感到了自己与同学的差距,他曾和我说,为什么我就想不到?事不大,但能看出那些同学知道关心他人。还有那些教官,其实都比军训同学大不了几岁,他们军事过硬,负责坚定、吃苦耐劳,深深触动了儿子。本为同龄人,有的在辛苦担当,有的却在舒服的环境里读书学习。这种得之不易的条件,岂能不倍加珍惜?
张老师常常与儿子谈话,每次回家,儿子都会给我讲起谈话内容。儿子说,张老师的每一句话,都能说到我的心里去,尤其批评我的时候,一针见血,让我心服口服。高中这三年,儿子得到正确引导,成长进步很快,明显感到谦和了许多,这得益于恩师的谆谆教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