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上完公开课总是想写点什么,之前都是支离破碎的随意写,过后自己也忘记当时这一课是怎么设计,更不明白为什么这么设计,然而这次课我想通过文字留下痕迹和思考,于是有了下面的反思。
一、导入环节
看一段熊出没准备举行一场音乐会的动画片,也请孩子们加入他们来欢迎一下后面的老师们,让身边的物体发出声音,然后提问:你有没有想过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来了解下学生的前概念,以学生的原有认知为学习的起点,学生会说碰撞、摩擦、拍打......等动作产生声音的。(看动画片创设音乐会的情景,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导入课堂,调动积极的情感体验,以音乐会的形式让孩子制造声音,有艺术感的设计在其中,这样的体验活动后思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孩子的思考会更有深度一点)
过渡:怎么研究这个问题?听科学家的建议,就是本节课的实验目的,观察发声的物体和不发声的物体的不同;找出多种发声物体的共同点。按照提示来寻找声音产生的真相。(四年级的孩子还没能力设计实验,更不会想到这个实验的具体目的是什么,目的怎样才能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很多老师会把这一步省略,然而这一步也是一种总分总的总,让孩子有一种全局观,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以及做实验观察什么和注意什么,孩子比较崇拜科学家,于是就艺术的设计成科学家的建议转换成实验目的了,让孩子带着目标学习更加有方向和动力)
二、探究环节
1.从最熟悉的声音开始探究,发现声带发声与不发声时的不同。
过渡:声带和皮筋长的像,请一个孩子让皮筋发声,老师演示拉伸的方法却不发声了,提出问题为什么拨能能发声,而拉伸却不能?(这样更符合教材中的活动一,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产生认知冲突,同样是用力了,并带着思考做实验符合目的思维的高效学习原则。同时也和声带的活动进行了拔高,不是再单纯的观察发声与不声的不同的现象,还要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让学生把物体状态与声音建立起联系。带着这个问题做下面的实验找原因)
2.探究皮筋发声不发声的变化。皮筋的发声现象让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发声时的振动现象,解释原因让学生把物体振动与声音建立起联系。你认为声音的产生与什么有关?(排除了用力的前概念,让学生知道用力不一定能让物体发出声音,关注点转移到物体本身,进而关注到振动的样子)
过渡:其他物体呢?发声时也会振动吗?比如说尺子、鼓和音叉发声时会有怎样的现象?有什么共同之处吗?谁来推测一下(从假设到实验验证,从单一到普遍,实验目的1到实验目的2的找到多种物体的共同规律,归纳总结的方法)
3.探究多种物体发声不发声的变化。推测后实验发现,用眼睛看鼓和音叉发声现象不太明显,改进实验,引出转换法。(改进实验后发现三种物体发声时的共同规律都在振动,证实了猜想)
4.方法迁移:遇到振动不明显的桌子拍打声,让看不见的声音可以看见。(激光,激发孩子的兴趣,并让他们对看不见的振动现象慢慢认同振动产生声音,只是看不见或感受不到而已)。
5.总结归纳:振动是声音产生的直接原因。(引导归纳总结,有个闭环)
6.借助锣从反面再次证明:如果不让物体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通过演示实验高效的让孩子感知到让物体振动停止,声音也就消失了,再次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过渡:还想做实验吗?这次我们来看个实验
三、拓展延伸环节
歌声震碎玻璃杯,感知到声音是一种能量,会影响到周围的人和物体(通过加油像未来的实验视频,让孩子感受到声音是种能量,并升华到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做个文明的好少年)
做一做乐器并想一想:吸管笛子发声时是什么在振动。除了吸管,皮筋也可以做成乐器哦!(吸管有些难度,所以加了个皮筋的,根据调查孩子们更喜欢做皮筋的)
要说我这节课的遗憾的话, 有三处:
1. 教学设计中没有解决空气和液体也会振动产生声音的科学概念,可以找个笛子让孩子吹一吹,然后播放笛子发声的原理视频。然后回家做皮筋乐器。液体的话王老师也在寻找最好的材料。因为孩子还是觉得水声是碰撞发出来的。下次的话我会再探索多种物体中加上气体液体的材料,然后不明显的物体就借助展台请2名同学演示给全班看了。
2. 展示记录单汇报时,有个错别字,(禁)静止不动,没有纠正孩子们,当时应该提下静止,安静的静,动的反义词。
3. 因为两节一起上的,没有时间点评了,没有老师点评下自己精心设计的这节课,我自己也没抓住机会趁热向听课的老师讨教一下,没从其他老师那里得到有效的反馈,避免下次在同一个地方犯同样的错误!
我自己突破的一个点:知道怎样让学生生生交流了,就对孩子说:你再问问同学们有补充或质疑的吗?让学生充分研讨,让学生之间思维进行碰撞,从而让学习走向深度。
上完公开课不是结束了,真正的闭环是写反思,我发现写完我心理更加踏实了,风过有痕,为了记住也为了下一次更好的出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