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面包,混着吃or挨个吃
在开始我的故事之前,我特别想先感谢一下写作这件事。它让我更有洞见,让我更会观察,让我更加细腻,也让我愈发深邃。加入我们吧,一起来表达,一起来思考,一起来进步。
1
昨日和同事们一起吃早餐。早餐内容大致相同,主食为鸡蛋、面包和馒头。吃着吃着,我突然对大家的吃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99192/ce343614dc7a83cd.jpg)
三种主食,主要吃法有两种。
有的人,一口馒头、一口面包、一口鸡蛋,混着吃。雨露均沾。一边看着电视,一边谈笑风生。
有的人,先吃馒头,再吃面包,后吃鸡蛋。馒头要蘸酱,面包要配奶,鸡蛋要剔黄。闭口不言,吃得秩序井然。
除了自己观察外,我还询问了很多人。两种吃法,各有市场,各占一半。
混着吃的,很多人都没意识到自己嘴里同时塞了三种不同食物;轮着吃的,很多人强调了自己每次吃的顺序都是一致的。
两种吃法,实则是两种活法。
前者生性洒脱,后者专注执拗;前者不拘小节,后者重仪式感;前者容易活得快乐,后者往往压力很大。
经观察和分析,大多数人对号入座。
2
让我想起了两种喝酒方式。
有的人,无酒不成席。劝酒词、祝酒歌,推杯换盏,你来我往。瓶啤一箱,白酒一瓶,黄酒三斤,是上酒桌的最低门槛。 郁闷阴霾,一扫而光;高兴喜悦,成倍分享;兄弟情义,越酿越醇。
有的人,斟一杯酒,或对饮,或独品。喝前要仔细观察酒的色泽,然后晃动酒杯判断酒的粘度,再分别闻一闻静态和动态的酒香,最后啜饮一口“咀嚼”玩味,啧啧之声,幸福之状,溢于言表。
两种喝法,也是两种活法。
3
有的人喜欢吃火锅。我认识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白净白净的,自称无火锅不成活。每次她哗啦啦的把一堆肉和菜往热气腾腾、红油滚滚的锅里倒,看着它们在锅里翻腾,慢慢地变色,慢慢地散发香味,深吸一口,非常享受;夹起一块羊肉,往蘸料里一过,放进嘴里,呼哧呼哧的,有羊肉的膻味,有红油的辣味,有蔬菜的鲜味,有蘸料的香味,味蕾的完美体验,在她脸上以幸福的状态呈现着。每次看着她幸福,比我动嘴还要过瘾。
有的人喜欢吃西餐。从上菜的顺序,用刀叉的顺序,饮酒的顺序以及餐桌上的礼仪都有着严格的规范。每一道菜都非常的精致,入口都是美妙的享受,需要你用近乎虔诚的心去感受它。菜与菜之间衔接的不是很快,给回味留了一些时间。如果说火锅给人的感官刺激是更立体的话,西餐的体验应该是更绵长。
所以,选择吃火锅还是吃西餐,也是你的两种活法。
4
吃与喝本身就是一件愉悦的事。无论你选择哪种吃法或者哪种喝法,都是一种美妙的体验。但无论选择何种方式,这些食物的归宿都是一样的。因此,我们真正在意的其实是享受食物的过程。
吃,是一件“过程即回报”的事情。
仔细想想,把我们这一辈子拉长了来看,赤裸裸地来,赤裸裸地走,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早已注定。
活着,也是一件“过程即回报”的事情。
上文中,我把吃法和活法链接起来了。其实,吃法是活法的一种具体体现。
无论你选择混着吃还是挨个吃,选择独自小酌还是无酒不成席,选择涮火锅还是吃西餐,请慢下来细细品味,让你的味蕾,让你的感官来一段美妙的旅程。
无论你选择豪放洒脱、不拘小节的活着还是专注执拗、重仪式感的活着,也请慢下来细细品味,用心活着。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很多时候呀,你筷子夹的、杯里斟的、碗里盛的,都是你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99192/010bf257b8766ac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