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了很长一阵,很多的内容和感受已经荡然无存了,好像分享起来也会变得磕磕绊绊。还是记录一下吧,毕竟,时间再过去,可能连磕磕绊绊都做不到了。
前一阵一口气读完了欧文·亚隆夫妇合写的《生命的礼物》,主要讲的是玛丽莲年事已高,绝症缠身将不久于人世。于是,趁着这最后的时光,夫妻俩合著了这本书 ,成为了当代神仙眷属的绝唱。
尽管,整本书透着一种无尽的哀伤。
书读完以后,我久久沉浸在书中那两个鲜活又伟大的人,看到两条生命在这个世界上努力又自然的绽放,又看到其中的一朵先一步而凋零。这是对于生命。
他们在欧文14岁时就相识了,一见钟情,互相相知、相爱、相守了整整一生,育有五个子女。他们完整了彼此的生命,又各有成就。这个世界上,走进我们生活的人很多,可是走进生命的人寥寥无几,大多数人,甚至都遇不到。这是对于爱情。
玛丽莲说,这一生,她很知足,没有遗憾。我想到了弘一法师离开时写的“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简曰:圆满。这是对于人生。
朋友说,这样的境界和成就是普通人无法达到的。作为当代心理学大师,他的确可以称之为不普通的人。然而,就我的认知来说,很多人,能够达到其中的一点,知足平和而死,就算得偿所愿。
另一个朋友的父亲去世,我问是不是需要帮忙找师父为父亲诵经超度,送他最后一程。朋友说不用,父亲一生不信来世,只相信这一世,也不信任何宗教。我执意道,即使他不信,也算我们作为晚辈的祝福吧,万一还有转世轮回呢?朋友果断拒绝,尊重父亲!
我便已作罢。
他说,父亲是这辈子活明白了的人。
这句话深深的触动到了我。诚然,我并不知道是不是父亲本人真的活明白,我看到的是朋友对于父亲的这种极深的认同和赞许。
他总是说,他人生的理想归宿,便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虽看着悲凉,也不免透出一种豁达。
后来我问他,为什么选择这个。他说,其实最好的,还是整个人沉到海底,可以让水族饱餐一顿。
我笑称,这是当代虚云,遗嘱便是将自己遗体火化后加入一些食材,做成小丸,投入水中供水族食用,以此结缘。
如何踏踏实实的过完这一生,好像很多人一直都在寻找答案,那个答案,成了生命的核心。而另外一些人又在嗤之以鼻……离自己过于遥远。多赚两块钱生活费可能也比这些虚无缥缈的胡思乱想来的实在。
白天不懂夜的黑。
晚上,师伯在群里发了一篇文章,标题是《每段关系最后都会结束》,我问,算死亡吗?师伯说,算。
我说,那便是生住坏灭了,的确如此。
师伯说,他曾经也说过,一段感情、一段友情、一段职业、包括生命,都定然经历“生住坏灭”。
这,也是天道。如同夏冬轮回,如同春去秋来,如同老的总要逝去,婴儿总会到来一般。
蜉蝣一生一日,我们一生三万六千长,时间的长短并没有改变需要“灭”的定数。
众生平等。
而许多时候,我似乎也不太分得清所谓的生命和人生,比如玛丽莲·亚隆。
有的人活着,有的人,只是活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