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师园地 孩子福地每天写1000字想法
学好数学不等于考好数学,两个切入点帮助学生在考试中正常发挥!

学好数学不等于考好数学,两个切入点帮助学生在考试中正常发挥!

作者: 32a02ac9115b | 来源:发表于2019-06-25 12:30 被阅读3次

前文回顾:

中考只会三轮复习?换这个思路,你的学生复习效率会更高!

前一篇文章提出,与猜题型相比,我们可以从思考数学题的底层程序出发,以数学知识点的积累为核心,来帮助学生进行中考复习。

通过对中考考纲和高频考点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出一批值得优先关注的知识点,让学生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做更少但更好的复习。从本质上看,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的数学认知结构,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单讲,就是进一步地学好数学。

可是,学好数学不一定就能考好数学。在教学中总能遇到这样的学生,平时的课堂和作业的表现,都能反映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挺到位,但一到考试,分数就是上不去,有时甚至连脑瓜没那么灵光,半天才做出一道题的的同学,都能超过他们。

这是为什么呢?观察了他们的考试过程,分析了他们的试卷,我发现了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是用学数学的心态来考试。一份试卷的题目有难有易,而且分布并不均匀。这些学生在考试中,从第一道题开始做,遇见难题时,就选择停下来想,有时幸运点 ,很快想出思路,可是有时思路貌似被堵住出不来,你猜这时他们会怎么做?他们会越挫越勇!

在平时的学习,我们当然欢迎遇到难题勇于研究的好习惯,但考试可不提倡这么做,因为平时你的时间充裕,一道难题研究一个礼拜都没事,考试的一个特点就是时间有限,研究难题有个很大的风险,就是简单题目不够时间做!所以,这些学生的试卷,通常会有一些简单的题目空白,难题写满一大堆,但也没多少分,提醒他们吧,他们还颇为骄傲:“我可是为了钻研难题才不够时间的!”

第二个原因,是技术型错误造成无谓的丢分太多。考试丢分是因为题目做错了,而错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理解型错误,即不会做而错了;另一种是技术型错误,即会做却做错,也是我们习惯说的粗心大意。

这些学生的试卷通常有另一个特点,就是难题能捞一两分,但是简单题总会错几道,分数提不上去也就正常。每次试卷改完一发回,他们总是喜欢嚷嚷:“一考完我就知道算错了,要是这几道题对了,我一定能上优秀!”相反,有些平时表现一般的学生,难题固定空白,但是简单题做的很稳,分数反而低不了。

由此可见,要想打破“学好数学却考不好”的魔咒,学生需要从考试时间的合理配置,以及技术型错误的控制两点入手,这样才能实现平常我们所说的正常发挥。

考试正常发挥有两个前提。

第一个前提,是身体健康和心理适度紧张。

考试是需要消耗体力和脑力的。身体如果不舒服,学生的体力会容易跟不上,注意力也会很容易分散。我之前交过一个学生,刚分到班还是是班里的3号,数学头两回考试都上优秀线,可是,快到期末的时候,她连考及格都有点困难,为什么呢?和她的家长沟通了解到,她因为某种疾病,基本上需要每天服药,而药带来的副作用,让她每天上课的时候都是昏昏沉沉的,尽管她很努力,但还是集中不了精神。我当时也替她着急,可是身体毕竟是学习的本钱,只能希望她赶紧康复了。

除了身体健康,考试还得在心理上保持适度紧张,才能正常发挥。紧张能给我们带来焦虑感,激励我们采取行动把事情做好,以消除焦虑;没有紧张,我们很难找到足够的动力,但过度紧张会让我们感到压抑,使不开手脚。我见过有些学生,知识点学得很快,就是考试很随性,好像那多少分都无所谓,他们的成绩有时好得出奇,有时又低得可怕;还有一些学生,平时学得不错,做练习也是又快又准,可是一到考试就手脚哆嗦,总是怀疑自己做错,最后成绩也一般。保持适度的紧张感,需要正确的调整方法,以及足够多的考试经验,这也是我们要帮助学生进行的一项修炼。

第二个前提,是正确看待“学好数学”和“考好数学”。

美国纽约大学宗教历史系教授詹姆斯·卡斯( James P. Carse )在1987年写了一本书,叫《有限与无限游戏》( Finite and Infinite Games ),书里把世界上所有的人类活动分为了两种: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有限游戏有边界,以取胜为目的,而无限游戏没有边界,以延续游戏为目的。

“学好数学”是一场无限游戏,在你绞尽脑汁理解现有的知识点时,会不断地有新的发现,即便把高中的数学学完,也仅仅是九牛一毛而已,数学的知识无穷无尽,而不断地探索与发现恰恰是“学好数学”的目的。而“考好数学”则是一场有限游戏,它规定了考试时间、考试场所和参加人员,还规定了考试规则。考试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努力在规则里面,拿到最多的分数,这样才能争取到更多的机会,比如奖励或者进入高中学习。“学好数学”对学生的确很重要,但是要想“考好数学”,学生就需要带着一颗求胜的心,才能做到更好的参与。

学生做到了这两个前提,我们就可以围绕两个核心问题,帮助学生找到正常发挥的策略。

第一个核心问题,是考试时间的合理配置。

一份数学试卷,题目通常不下二十道,而考试时间有限,怎样分配才合理呢?我们通常告诉学生要先易后难,问题是,试题的难易程度会因人而异,某一道题,可能有的学生觉得无从下手,有的学生却觉得小菜一碟。有的老师会大刀阔斧地告诉学生,某些题目直接跳过,看都不用看,集中力量做好基础题。这样做可能有用,也可能会错失一些机会。

解决的一个思路,是给每道题设置一个思考的时间底线,比如说1分钟。一道题审完题目,如果1分钟内想出思路,就动笔做答;如果1分钟还是毫无头绪,就做个标记,跳到下一题,以此类推。对学生来讲,这样处理有两个好处:一是每道题目都有判断难易的机会,不会因为错过而遗憾;二是每道自己会做的题目,都有充足的时间作答,至于难题,即便最后没时间再想,也没必要遗憾。

除了时间底线,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解题速度。一道题,如果能在1分钟找到思路,很棒;但如果需要10分钟才做完,恐怕还是很被动。我今年教的一个男生,基础还不错,就是画一个树状图都要五分钟,所以考试常常是,做完的题目得分率不错,扣分的几乎都是因为空白。

解题速度要多快才算合理呢?一个思路,就是给每道题设置一个解题的时间上限,这个上限就是题目的分值,比如3分题就设3分钟,7分题就设7分钟。一道6分题,从审题开始,到解答完毕,要求自己6分钟内结束,如果做不到,就算挑战失败。对学生来讲,这样处理也有两个好处:一是每道题都能得到一个性价比合理的解答时间,不会简单题慢悠悠,而难题急匆匆;二是对自己的解题速度有个量化的目标,让自己在平时的练习中能有的放矢。

第二个核心问题,是粗心大意的有效控制。

对学生来说,考试过程中,能把题目做出来是好事。问题是,答案能拿到多少分,得等到批改完发下来才知道,考试时可没有人走过来,拍拍你肩膀:“嘿,这道题错了,改一下!”不会做的题目,丢分也没话说,而会做的题目,保住得分的责任,还是得落在自己身上。

值得警惕的是,有些学生总喜欢吹嘘:“要不是我这几道题粗心大意,早就上优秀了!”这时,我通常会指出他的某一道错题,让他解释一下思路,学生往往会说的乱七八糟。可以看出,有些错误,看上去像是粗心大意造成的,其实还是因为某些知识点不理解的缘故。我们需要关注真正的技术型错误,才能做到有效控制。

控制的思路有两个,一个是过程控制,另一个是结果控制。

过程控制的一个做法,是使用草稿纸。

有的学生没有用草稿纸的习惯,做题习惯拽着笔头想,然后写出答案。因为把思考过程全放在脑子里,没图的时候,他们需要把图想象出来;计算的时候,他们需要靠心算得出结果。大脑的“内存”有个习惯,信息一多的时候就会有选择地遗忘,所以学生对信息量不大的题目,不用草稿纸还能应付,遇到信息量大的题目,还一味地全靠脑子想,就很容易会忽略一些关键信息,导致出错。

有的学生有用草稿纸,但是随心所欲,写到哪里算哪里,结果草稿纸也没发挥应用的作用。因为思考的过程,其实也是大脑把信息重新组合的过程,如果任由大脑自行运转,它很容易把类似的信息组合方式混淆在一起。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学生看到“3²”,会脱口而出:“6!”

更好的做法,是把草稿纸分好区域,标上题号,仔细地写出必要的推算过程,认真地画出分析用的草图,这样,学生既能降低大脑的信息承载负荷,让大脑轻松地专注于分析问题,又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思考过程,提高发现错误的概率。有时我发下试卷,有的学生对某些题的丢分感到诧异,等翻开草稿纸一看,没等我指出来,自己倒先不好意思了,其实这些分数是完全没必要丢的。

结果控制的一个做法,是做好检查。

监考过这么多的考试发现,能自觉检查的学生真是少之又少,绝大多数的学生,基础题做完后,宁愿把剩下的时间在难题上搏一把,也不愿意回过头来看一眼。其实,解题的功夫在于平时的学习,考试中能在会做的题目上保住得分,已经是最大的胜利。如果没能确保得分的同时,盲目在难题上挣扎,无疑是“丢了西瓜拣芝麻”的选择。

许多学生眼中的检查,是交卷前把整张答题卡做一次复盘。其实一道题在做完之后,学生完全可以立即检查:一看自己是否准确地把握了题意,有的学生喜欢想当然,题目还没理解,就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题了;二看过程是否完整,最常见的坏习惯是省略不该省的步骤,导致一步错步步错;三看结果是否合理,可以换种思路快速求一遍,或者结合题意思考是否存在矛盾。这样做会多花点时间,但是也会更踏实,而且随着复盘次数的增加,学生把是题目一次做对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做好了考试时间的配置和粗心大意的控制,你会发现,学生的解题速度会越来越快,在基础题上的得分率也会越来越高,考出来的成绩也会越来越接近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水平,这时,我们就可以更加专心地帮助学生学好数学,而不必为了应试苦恼。

- End -

相关文章

  • 学好数学不等于考好数学,两个切入点帮助学生在考试中正常发挥!

    ​ 前文回顾: 中考只会三轮复习?换这个思路,你的学生复习效率会更高! 前一篇文章提出,与猜题型相比,我们可以从思...

  • 30课搞定中考数学

    30课搞定中考数学 1,试讲课。为什么要学数学?怎么样学好数学?如何考好中考数学?方法论初体验。已经掌握知识点测试...

  • 轩轩明天考试

    轩轩明天考试了,我心里很紧张,希望孩子能够发挥出正常水平,认真检查每一道题,英语数学能够考满分,这个孩子平时学...

  • 三个女孩

    中考考砸了,因为数学。 其实也说不上是考砸,正常发挥吧。初中三年一直得过且过的,任凭数学再差劲心态也好得出奇,考试...

  • “天才”数学老师,用一份“歌诀”,让全班56个人45个满分

    数学是孩子们从小学就要重点学习的科目,学好数学对升学考试有着很大的帮助,而学好数学的关键在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 虚境朝拾:考试讲解 2020/09/02 -2

    2020/09/02 场景2: 中午: 梦见考数学,学数学和高级宏微观框架的数学,作为基础考试体系科目,我学的较为...

  • 你学好数学了没?

    数学是理科中的重头戏,是理化的 基础。学好数学对其他科的学习很有帮助。学好数学,可以提高我们的想象力、逻辑思维...

  • 2022年6月28日 星期二 晴

    明天就考试了,数学老师跟我们说了明天考试的用具,以及明天早上先考数学再考英语,下午先考语文,再考科学,好期...

  • 小学生陪读记(84):2022-5-21

    近两个月超前学(数学)停下了,五下的数学知识碎又杂,不敢丢了西瓜去捡芝麻。这个学期的数学好与坏,决定未来初中的数学...

  • 今日学习

    今天考的语文试卷,数学也考的试卷,学的词语,复习学过的,为考试准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好数学不等于考好数学,两个切入点帮助学生在考试中正常发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jjt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