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心理――儿童心智素养课程第一讲《面对儿童,究竟是“魔鬼”还是“天使”?》,为我们做分享的是日慈公益基金会课程研究高级官员杨艺彬。
杨老师做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他是儿童社会工作师,是一名教育者,他是中美孩子眼中的大男孩,他是老师身边同行的助能者。他的分享主要围绕成长型思维,用具体的事例以及问题探讨来分析儿童的心智素养。
杨老师的分享,思路清晰,激情洋溢,非常欣赏他的侃侃而谈,这样一个“大男孩”对儿童心理研究的非常透彻,也引领我们去思考如何在学校和课堂中实践成长型思维。
“习得性无助”,一次失败,两次失败,三次失败,久而久之,失败了一种“永恒”。不仅孩子会成这样的心理,我们大人同样也会有这种感觉。这种无助感,对学生的影响应该是很大的,会影响学生的成绩,没有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而我们教师,对学生,应该有什么期待呢?我们也不能用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我们也应该用成长性思维去看待学生,看到他的一点点进步,一点点改变,这场改变之旅同样也会改变学生。学生会感受到老师的变化,自己也会慢慢地改变,他们面对挑战,不断地努力与超越。
课堂实践成长型思维,穿越星际找寻耀眼流星我们要激发学生潜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能,只不过有时候没有开发出来,或者他的潜能被暂时掩盖了。按照杨老师的建议,可以从探寻优势视角开始,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无论失败还是成功都做一次心理建设,常常鼓励自己肯定自己,找到自己的闪光点,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并且把优势呈现出来。
善于利用表扬和批评,不要一味表扬,也不要一味批评。对学生的教育需要“和风细雨”,也应该有“疾风骤雨”,要掌握好度。
在日常的教学中要训练学生的成长性思维,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今天经历失败了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为了避免失败需要做什么?”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自我剖析。
课堂实践成长型思维,穿越星际找寻耀眼流星分层教学,要注意学生所处位置,对学生因材施教,而不是放弃学生,不要给学生无法达到的目标,要让学生能够看到自己成长的点,让学生知道努力是有意义的。适当给设置一些小困境小挑战,学生在挑战中体会努力的意义,可以实现新的成长提升。
用可视化标语激励,比如,“我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做到”,“我是最棒的”,“我进不了”,等等。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分享出来,会赢得别人的掌声,同样,自己也会有努力的方向。
杨老师说,教育工作者都是穿越星际的宇航员,不断穿梭去寻找下一颗耀眼的流星。我们的任务是找寻下一颗流星,我们很重要,老师的引领会让学生实现更多不可能。思维的改变和塑造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在教学中,在生活中,在每一个细节中,这种改变隐藏在潜移默化的力量中。
课堂实践成长型思维,穿越星际找寻耀眼流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