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介入孩子们之间的争端
这一节值得我背下来。对于二胎家庭,或早或晚或多或少都会有各种花样百出的争端。处理争端的态度,成为孩子们争夺归属感与价值感的标杆。
让孩子们大家的最佳方法,就是你不断地介入孩子们之间的争端。父母们很难相信,孩子们打架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让父母介入。那些能对孩子们之间的争执置身事外的父母,都发现打架会大量减少。
这句话把我雷到了。我以前就是这样做的啊。或者说我从小就是在这样的争端中长大的。作为老大,我总是中圈套那个,然后就被父母当成“坏蛋”,最后被责骂。每当我说不公平时,我妈就说:“我不管妹妹做了什么。你是姐姐,你应该更懂事。”到现在Mecco作为姐姐,也总是背锅,被我和我妈劝说:“你是姐姐,为什么不能让着妹妹一点呢?”然后Mecco怨恨在心,既然是不是我的问题妈妈都觉得应该是我的责任,还是继续揍妹妹吧。大概很多二胎家庭都是这种循环。
“要大的让小的”,这种传统的解决冲突的方式,会让小的学会用哭闹、耍赖的方式去获得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大的也可能因为每次被训,而认为妈妈偏爱小的,从而把打架当成一种报复的方式。
总之,孩子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妈妈的介入可能会强化孩子们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错误认识。但如果不能忍受置身事外并决定介入孩子们的打架,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孩子们处境相同”,即同等对待每一个孩子或给双方同样的选择。
自从开始学习PD,可以随时进行的头脑风暴已经成为我们的良方。我现在一般遇到姐妹打架的事都会让她们自己解决,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就等她们平复情绪后再进行头脑风暴,让她们自己提解决方案。之前看一个节目刘涛的处理方式也值得借鉴:
①先安抚孩子的情绪
②了解事情真相(节目有监控)
③引导孩子认识和解决问题
希望通过学习Pd将孩子们打架最大的动机消除掉。
2、无言的信号
说到无言的信号,我一般会在饭桌上使用。我家孩子是自己去厨房拿碗筷,有时饭菜上桌了,碗筷还没准备好。我就坐在饭桌前,把手机扣在桌面上。孩子们看到信号就会自己跑去拿碗筷。这应该属于比较简单的应用了。
3、给孩子提供选择
我家妹妹属于晚上不想睡,早上不想起的孩子。我晚上一般会问她想听5分钟的睡前故事还是6分钟的?或者问想贴三张贴纸还是五张再睡觉?基本会根据当天的情况来定,总之,哄上床放倒世界才属于老母亲的。
后面的工具还没怎么用过,需要好好领悟后再来使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