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给流浪的文字安个家樱月竹鸣粤港澳青年作家创作学会
【笔记】《真希望我的父母读过这本书》父母一代的教养过往经历是如何

【笔记】《真希望我的父母读过这本书》父母一代的教养过往经历是如何

作者: 我和小妮子的日常 | 来源:发表于2023-06-05 07:37 被阅读0次

有一天你会赫然发现,曾经经历的事会冷不防地跳出来,你可能会说过类似这样的话:“我一张嘴,说出来的话竟然跟我妈妈如出一辙。”如果那些话都是正向的积极的,让你童年时觉得有人需要你、关爱你、保护你,是很好的,但实际上很多时候那些话的效果往往正好相反。

拆解、分析你的童年,回忆过去,在生活中曾经发生过什么难忘的事情,当时你有什么感受,现在又是什么感受。

回顾过往可能会令你感到心理不适。你要正视这种不适的感觉,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再传到孩子那里。我们从上一代承袭了很多东西却不自知,这使我们有时很难判断,自己究竟是对孩子当下的行为产生反应,还是受过去影响而产生本能反应。

当你对孩子正在做的事情或提出要求的事情感到愤怒时(或产生其他负面情绪,包括怨恨、挫折感、嫉妒、厌恶、恼怒、恐惧等等),最好把它视为一个警报。那个警报不是在提醒你,孩子肯定做错了什么,而是表明你的记忆闸门又被打开了。

模式通常是这样的:当你对孩子发飙或表现出过于激动的情绪时,是因为你必须用那种方式来保护自己,以免你感觉到你在孩子那个年纪所经历的感觉。你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行为可能触发你过去的绝望、渴望、孤独、嫉妒,或不自信的感觉。

所以,不知不觉中,你挑一个简单的做法:你不去试图理解孩子的感受,而是直接发飘,或陷入沮丧,或开始恐慌。

有时,我们被触发的过往感受可以追溯到好几代之前。

案例:比如我母亲,她很讨厌孩子玩耍时的尖叫声。后来我注意到,我自己的孩子和朋友吵闹时,即使他们玩得很开心,我也会进入一种警觉状态。我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所以我问母亲,她小时候玩耍时,要是发出很大的声音会发生什么事。她告诉我她出生时,她的父亲(我的外公)己经五十几岁了。他经常头痛,所以孩子们在家里走动时,都必须蹑手蹑脚,否则就会挨骂。

也许你害怕承认,有时你对孩子的怒火就是压不住。你怕承认了以后,会使怒火加剧,导致愤怒的感觉更加真实。但这种愤怒其实并不是孩子触发的,是过往的经历唤醒了深藏你心底的感受,当你明白这一点,你就会放松下来,也不会因此而连累到孩子了。

当你年纪还小时,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爱你的人不一定总是喜欢你。他们有时会觉得你很烦、很难缠、令人失望、无关紧要、可气、笨手笨脚或愚蠢。当你的孩子表现出类似的行为时,便触发了你以前的感受,导致你大吼大叫甚至发飙。

比方说,你有个四岁的孩子,生日那天,他收到一大堆礼物,兴高采烈。可是你却批评他:“这孩子,真是被惯坏了。”只因为他没和别的小朋友分享新玩具。
怎么会这样?从逻辑上来说,孩子收到那么多礼物并不是他的错。你可能下意识地认为孩子不该拥有那么多东西,所以你的愤怒以尖刻的语气和对孩子的不合理指责(你觉得孩子应该成熟大方一点) 表现出来。

如果你停下来回顾过往,你会发现,在你四岁时,有人要求你分享一些你不想分享的东西,或者你根本没有那么多东西可以分享,你不想为四岁的自己感到难过,所以才对孩子大发脾气。
嫉妒自己的孩子是很正常的反应。如果你有那种反应,应该勇于承认,而不是把气出在孩子身上。

练习:我的情绪来自何处?

下次孩子又令你发火(或出现冲动的情绪)时,别再不假思索地就做出反应,而是停下来自问:这种感觉完全是当下的情境和孩子造成的吗? 为什么我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看问题呢?

有一个阻止自己冲动反应的好办法,就是对自己说:“我需要一些时间思考当下发生的事情。”先停一停,冷静一下。即使孩子确实有问题,需要你指引,你在气头上指引孩子也没有多大意义。这个时候不管你给出任何指引,孩子都只能感受到你的愤怒,而听不进去你想讲给他的道理。

如果你还没有孩子,可以做另一种版本的练习。注意你发飙或自以为是、愤怒、恐慌、羞愧、自我厌恶的频率。从你的反应中寻找规律,好好回想你第一次有那种感觉是什么时候,你会发现那种反应其实积习已久。你早已养成习惯,跟当下的情境无关。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

    【标题】亲子教养的传承 【书籍】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01】过往经历的影响 说说刚刚发生的事,下班到家,闺女还...

  • Day101:《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读书笔记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菲利帕·佩里 160个笔记 过往经历的影响 >> 当你对孩子正在做的事情或提出要求的事情感...

  • 杂记(5月15日)

    阅读《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父母如何教育子女?本书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开始,讲如何和孩子相处。如果你不把孩子当“人...

  • 真希望我的父母读过这本书03

    5.22《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3 本周书籍《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1今天我读了:P51~P91 2我学习到...

  • 书摘10000/48《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英]菲莉帕·佩里 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育儿方式归根结底是父母的成长经历的延续。...

  • 真希望我的父母读过这本书

    亲子教养的核心,在于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如果把人比作植物,关系就是土壤。关系支持和滋养着孩子,让孩子得以成长(或抑...

  • 真希望我的父母读过这本书

    是如何去找到最简单有效的沟通方式。 一、简单有效的沟通:回应 首先第一个沟通方式,最简单的就是回应我们孩子的感受。...

  • 培养乐观主义者的习惯

    Day5:精读《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的第4天 01 其实在读这本育儿书以前,前后断断续续也已经读过3本家庭教养...

  •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德国诗人威廉.布施说过:“当父母容易,做父母难。” 图片 不知道你是否认可这句话,反正我是认可的。只要身体正常,我...

  •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这是最近在读的书。 还未读完,因为对于这样的书,我总是边读边觉察反思自己,做的如何,该如何与孩子们相处。 就像书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笔记】《真希望我的父母读过这本书》父母一代的教养过往经历是如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jrh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