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毛泽东学开篇的艺术(3)
——在驳斥谬误中宣扬观点
文/薛贵辉
毛主席的文章不仅让人感受到伟大政治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宏大格局、深邃思想、科学思维,还蕴藏着高超的写作技巧。可以说,《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文集》不仅是思想的宝库,也是公文写作的典范。
纵观其中的文章,开头灵活多变、生动有趣,或在设疑发问中点破主题,或在阐述背景中做好铺垫,或在驳斥谬误中宣扬观点,又或是在归纳概括中引导读者,充满感染力、吸引力、说服力和艺术性。我从两部集子中精选了60篇最有代表性的文章开头,将这些方法归纳成12种类型。
今天咱们来看第三种:
在驳斥谬误中宣扬观点
读毛泽东的文章,我的最大感受是,观点鲜明,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开门见山,从不含糊。这种特点在他的评论文章中尤其明显,开篇针锋相对,态度鲜明地驳斥错误观点或不正确现象。
请看下面这5篇文章:
1930年1月,毛泽东在写给林彪的一封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开篇即指出:“在对于时局的估量和伴随而来的我们的行动问题上,我们党内有一部分同志还缺少正确的认识。”可谓一针见血。
在对于时局的估量和伴随而来的我们的行动问题上,我们党内有一部分同志还缺少正确的认识。他们虽然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地要到来,却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因此他们不赞成争取江西的计划,而只赞成在福建、广东、江西之间的三个边界区域的流动游击,同时也没有在游击区域建立红色政权的深刻的观念,因此也就没有用这种红色政权的巩固和扩大去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深刻的观念。他们似乎认为在距离革命高潮尚远的时期做这种建立政权的艰苦工作为徒劳,而希望用比较轻便的流动游击方式去扩大政治影响,等到全国各地争取群众的工作做好了,或做到某个地步了,然后再来一个全国武装起义,那时把红军的力量加上去,就成为全国范围的大革命。
1937年7月,毛泽东在《实践论》一文的开头讲了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在处理认识与实践关系上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到1940年1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讲——《新民主主义论》开头同样点问题,看不客气地点出了社会上出现的“妥协空气,反共声浪”,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纠正这些错误动向。
抗战以来,全国人民有一种欣欣向荣的气象,大家以为有了出路,愁眉锁眼的姿态为之一扫。但是近来的妥协空气,反共声浪,忽又甚嚣尘上,又把全国人民打入闷葫芦里了。特别是文化人和青年学生,感觉锐敏,首当其冲。于是怎么办,中国向何处去,又成为问题了。因此,趁着《中国文化》的出版,说明一下中国政治和中国文化的动向问题,或者也是有益的。
两年之后的1942年9月,毛泽东在为延安《解放日报》社论——《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的开篇,也用了相同的手法。
自从党中央提出精兵简政这个政策以来,许多抗日根据地的党,都依照中央的指示,筹划和进行了这项工作。晋冀鲁豫边区的领导同志,对这项工作抓得很紧,做出了精兵简政的模范例子。但是还有若干根据地的同志们因为认识不够,没有认真地进行。这些地方的同志们还不理解精兵简政同当前形势和党的各项政策的关系,还没有把精兵简政当作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看待。关于这件事,《解放日报》曾多次讨论,今愿更有所说明。
还有,毛泽东1945年1月在为延安《解放日报》写的社论——《游击区也能够进行生产》开头,也是指出了过去许多人思想中还存在“游击区不能进行生产”的错误认知。
我们在敌后解放区中那些比较巩固的根据地内,能够和必须发动军民的生产运动的问题,早已解决了,不成问题了。但是在游击区中,在敌后之敌后,是否也能够这样,在过去,在许多人的思想中,还是没有解决的,这是因为还缺少证明的缘故。可是现在有了证据了。根据一月二十八日《解放日报》所载张平凯同志关于晋察冀游击队的生产运动的报道,晋察冀边区的许多游击区内,已于一九四四年进行了大规模的生产,并且收到了极好的成绩。
以上5篇文章有两篇是社论、一篇演讲、一封信、一篇理论文章,无一例外地在开篇针锋相对,在驳斥中确立正确观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