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悠悠】
今天,一年一度的高考揭榜了,齐鲁大地70万考生在炎炎夏日中焦急的等待有了结果,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高考考的是莘莘学子,报学校则考的是芸芸家长,毕竟关乎未来的职业设计。由此我想起了我们那一代人的悠悠求学之路……
自拍Ps我的高考多月
刘秉均
文革期间,我在本村读了小学和初中。
1977年夏天,初中毕业上了本村的民办高中。一个公社高中毕业后的绰号叫"大闺女"的邻居叔教语文,一个一脸痘痘的远房侄子教数理化,半工半学性质。盛夏时节和几个伙伴到东大洼苇地里割草喂生产队里的牛。累了,趟在孝妇河南岸的杨树荫硬地上乘凉,看着数着蚂蚁搬家,在哗啦哗啦的杨树叶磨擦声中消磨掉午间的时光。偶尔看到邻村供销社穿着粉红色的确良上衣的接班出去的女营业员,也会傻傻的发呆,幻想自己会不会找到个吃粮票的老婆。拉绿肥的骡马铃声和撵马车的吆喝声打断了春梦。
十月里,那个叔和侄子考上胜利油田中专学校走了,我不得不又留了一级,还好1978年连考带推荐的上了公社小高中。在这所不起眼的小高中里,遇到了语文和数理化的几个好老师,于是便如同久旱逢甘霖般如饥似渴地恶补文化知识。1980年高考是大中专分着报的,竟不知天高地厚的报了大专,结果大专没考上中专也没走成。在不甘心中去了县城桓台一中复课班,名师就是名师,在这里遇上了一生中最好最棒的各科老师。只因为在农村没有学过英语又加上小高中时特别厌恶一个经常骚扰女生的政治教师,政治不及格。纵使语文数理化呱呱叫也无力进入北镇师专中文系了,只好屈就就近读了一个商校财会专业。
刘秉均 手机摄影 刘秉均 手机摄影 刘秉均 手机摄影1983年毕业后分到了商业局,尔后经常为商粮物供系统及财政局和中专学校业余讲讲会计课,说来也巧,也有当年邻村供销社的女营业员们,只是没了当年的杨树荫里的心境了……
(2018年6月24日20:55,弘毅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