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阳花:“很久不见老师写这么长的文章了。
老师既勤于思考,又善于思考,因而才思如泉涌。这才是能否写出好文章的主要原因吧。”
周卫英:“这些话不是一气呵成的,是我从早到晚随时想到几句就立刻记下。都写在群里,然后汇集起来,好像是一篇文章。”
2018我用简书写作,每天都是三篇,每篇都在八百字以上(因为简书许多官方专题都要求不低于八百字)。
去年建了这个写作群,因为要点评文章,占有很多时间,因此写作量有所下降。
写作不要怕多,不要嫌少。一下子写两千字很难,让人望而生畏。但是写一句话很容易,人人都可以做到。
几句话意思如果有关联,就可以凑成一段。
慢慢想,慢慢写,从早到晚,就可以凑成两千多字的长篇。
两千字用十小时完成,一小时才二百字,人人都可以做到。
人生的许多事情都是靠耐力,靠时间的积累,需要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不是拼速度与激情的。
思考能力是在思考中锻炼出来的,没有人天生就会思考。头脑和肌肉一样,都需要锻炼。长期坚持独立思考,思维能力自然越用越强。
写作能力和思考力的锻炼方法是一样的,会思想就会写作,善于写作者一定是思想的巨人。
思考,写作,都体现了人的创造性。
年轻时,记忆力是我的强项,思考力是我的短板。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严重下降,因此思考力快速增强。也由于学佛,修行,磨难,写作,增长了我的悟性(理解力)。
许多事情是时间造就的奇迹,短期是看不到效果的。我坚持读书写作已经四十多年,修行佛法也已经十六年。
不理解的东西可以装在头脑里,经常想(参悟),烦恼即菩提,参悟久了就会觉醒(开悟),没有人可以永远做梦。
读书代表了好奇心,头脑里有十万个为什么,要到书中寻找答案。有好奇,才有思考,才有思想(智慧)。没有智慧的根本原因是根本没有“问题”,当然不会有对问题的探索和结果(答案)。
思考而不读书,就会固执己见,钻牛角尖,陷入思维惯性而不自觉。
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损害头脑,食而不化,失去判断力和思考力,越读越糊涂。
真正会读书的人一定会独立思考,会思考的人一定懂得阅读的重要性。
轻视阅读或者思考,都是思维的缺陷。
有些人天生对形而上的问题感兴趣,有些人只关心物质名利地位等实际问题,人和人还是有区别的。
有问号不怕,人最怕没有问题。不论从事科学,哲学,艺术,宗教,都是从“好奇(怀疑,疑问)”开始的。
坚持不懈地探索真理,一定会有大成就。
要找到信仰。没有信仰或者好奇心,人一定会平庸,碌碌无为。
有些目标看起来很大,很迷茫,其实用一生时间足够实现。
做自己啊,高手很多,但是自己只有一个。
不要攀比,找到“自己”,安心做自己就是成功。
做自己,半生已足够。
为什么要羡慕别人?成功不是比较出来的。
其实怎么说都是对。当然这个“对”是相对的,是相对真理。没有什么绝对的错,都是角度不同,所以大胆说。
怎么说都会有人支持(喜欢),有人反对(讨厌),所以我们要清楚,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对自己的每一句话负责。
说话和写文章就像做菜,再好的菜也只能被一部分人喜欢。
对于喜欢的人,我们的话和文章有价值和意义,对于不喜欢的人,它们等于不存在。
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真理和绝对谬论,真理和谬论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好像一对双胞胎,很难完全分开。
我们如果想反驳,任何话都可以找到漏洞和反面例子。如果想赞同,任何话都有道理。
智者在任何说法中寻找合理的地方,海纳百川,所以成为智者。
聪明人喜欢论辩,反驳,证明自己正确而别人错误,所以思想越来越偏激和狭隘。
找到自信很棒!人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喜欢自己,接纳自己,爱自己。爱自己不是自私,而是一种可贵的能力,但是许多人都不具备。
只有爱(欣赏,接纳)自己的人才有能力爱(欣赏接纳)别人。只有相信自己的人才能真正相信别人。
只有以自信自爱的人为朋友,我们才能重新拥有欣赏自己的能力。
一把燃烧的火炬能够点燃另一把火炬,我们应该靠近燃烧的火炬,然后自己发光发热,点燃更多的火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