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再次阅读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一版),我按照笑来老师说的,只字不差地阅读,从中文语法角度出发,标注名词、形容词、动词和副词,前言和序言就按照这种办法看下来,看得很慢,半个多小时才看完,但收获很大。
俞敏洪老师的序言中,他提到的主要观点是:时间只与那些努力的人作朋友,这个世界上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有两种动物,一个是雄鹰,一个是蜗牛。雄鹰瞬间可以飞上去,而蜗牛只能缓慢地爬,在中途可能还会反复滑落下来,但最后它是可以到达金字塔顶端的。
序言中俞敏洪老师建议我们年轻人,拥有蜗牛的精神,只要我们不停歇地努力,最终是可以跟雄鹰一样,站在顶峰看到下面的美丽风景。
其实我还是心里存有疑问,因为我确实没有做到非常努力,也没有这么用功。俞老师的话我就暂时放下,或许将来再读时会有更大感悟。
而李笑来老师的前言,我以前看到过,但是这次看完之后印象更为深刻!他认为:我们是无法管理时间的,那些时间管理技巧并不是没有用,它取决于我们的“心智”,也就是我们大脑的“操作系统”(以下用”操作系统“代替”心智“),如果不能领略到它的真正内涵,那么再多、再好的方法也无济于事。
类似的,在同样一个大环境中,就是有的学生可以脱颖而出,有的学生成绩平平。在这样的情况下,难道是老师的原因?这显然不是,肯定是学生的”操作系统“存在巨大差异。所以,当看到同样的人或事时,他们的反应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疫情来临时,股市大跌,有的人经不起浮亏,割肉离场,而有的人,比如巴菲特,重金加仓。而现在股市暴涨,仅仅几个月就呈现巨大的差异,能说是股市的错吗?这显然是股神与我们普通人的”操作系统“有巨大的差异,不然,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是劫难,而他看到的偏偏是机会?问题肯定不在环境,而在于我们自己。
转变我们的思维,将焦点放在我们自己身上,或许这才是更优策略。当他人指出我们的错误时,如果他说的是对的,不去跟他们争论,默默改了就好;如果那是错的,争论毫无意义,甚至还会浪费我们的精力,最后得不偿失。类似的还有很多,可以自己去寻找,遇到任何事情,把焦点放在我们自己身上,是更好的策略。
要想真的有这样的高级”操作系统“,只能靠积累,从书本中去寻找答案,去思考、行动、修正、推倒重来、再思考、再行动、再完善......我们的操作系统都是逐步升级的,没有一蹴而就,而等到我们真的做到之后,我们便可以真的体会到升级的滋味。
我不确定我是否真的把大脑”操作系统“讲清楚了,因为我以前也没看懂,现在看懂已经是两年多......欢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