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元宵节

作者: 枕叶 | 来源:发表于2019-02-19 10:19 被阅读8次

    1.

    不记得是在哪儿听说了:不过元宵不算年。出处我记不得了,只记得意思是过完了元宵节,这个年才算是真正过完。

    元宵节这天像过大年三十一样重要,这一天照例是要全家一起吃团圆饭。

    吃元宵,我们南方不时兴,至少在我过的元宵节里我还真没吃元宵,要真吃也是吃弯角粑-------用糯米面捏的像半月形状,里面包引子红糖。

    说到做弯角粑,水一定要烧开,浇在糯米面上,糯米面才能揉得像面团一般。趁热包的弯角粑才捏得紧,不漏糖。

    每次做这个,母亲总讲一个不会和糯米面的新媳妇被娘家用锤子敲死的故事。就因为,这个新媳妇水没烧开,糯米面和不成面团,被婆家给打死了。

    作为女孩子,母亲很用心的教我们成家后必备的技能。她总是用这句话来教导我们:老娘不给你们说的话,等嫁了人别人说老娘教不到。

    一直讲到现在。只不过,现在嫁人了,改为:老娘没教过你怎么做的?

    2.

    昨天上街,有摊贩贩卖起了灯笼,我才想起这一天要上灯--------去坟上点蜡烛灯笼,放鞭炮,贡品,给过世的老人拜年。

    这个倒是本地一个习俗。

    这一天,早早起来,包弯角粑煮了吃。然后糊灯笼-----圆柱形顶端底端镂空的那种笼子。准备三根或四根与灯笼等长的棍子,用来撑开灯笼,蜡烛一根,好了,一个灯笼诞生。

    你要问我拿得起来吗?其实,蜡烛放地上,插上棍子,将灯笼在棍子上撑开,点燃蜡烛,灯笼就成了。

    小时候家里大人忙,做灯笼我全部包办,做完了还不忘问大人要钱买白蜡烛。

    早早吃完晚饭,一帮孩子跟着大人去上灯。

    去上灯时我总要向一起上灯的亲戚炫耀灯笼是我做的,棍子是我削的,蜡烛也是我选的。这时总会得到好厉害,真懂事之类的表扬。

    农村去上灯的地方都是山上,杂草树木多,放鞭炮,点灯,一个不注意就会引起火烧坡。

    所以近年来当地政府强制命令不许燃放烟花爆竹,燃灯。所以现在已很难见这种景象了。

    那些儿时提着自己做的灯笼,跟着大人上灯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

    那些看着满山坡都是点点光芒,无忧无虑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

    剩下的仍然是晚上聚在一起在吃一顿像过年一般的菜,聊聊天,可能还会看看元宵晚会。

    现在过元宵节和过年那天不一样了,因为许多人在过了初七就开始上班或出门打工,所以元宵节还真没过年热闹。

    元宵节过后,对春节再没啥留恋的了,准备收收心,好好为来年奋斗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一样的元宵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kkx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