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二次成长》4-5岁孩子的发展阶段,这一章讲的是如下几种能力的发展:
1、自尊
2、内疚感
3、责任感
4、价值感
4-5岁阶段的孩子要确认的是:我在这世界上是有价值的,不多余!
1-3岁的孩子会感觉自己无所不能,什么都想尝试,“可怕的两岁”就是这个阶段孩子的状态,像个“小恶魔” 。继续长大的过程中,孩子探索的边界在不断的扩大,与此同时,孩子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也在增加,那么也一定需要面对更多的失败!
这个阶段,孩子在遇到困难或挑战时,父母如何去回应,将会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自尊、内疚感、责任感和价值感的健康发展。
什么是自尊?如何建立自尊!
自尊的定义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真正的自尊是不仅能看到自我,也能看到并认可别人的存在。拆解来说就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既可以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决定,也可以开放的接纳和借鉴他人的不同意见,具备一定的融合能力和整合能力,健康的自尊是无时无刻都存在的,而不是借助于必须要做成功某件事。
父母在和孩子的互动过程中,无论孩子做的对还是错,好还是不好,都能发现事件中可以学习和调整的部分,支持孩子从错误中学习,那么孩子的健康自尊就会逐步建立,拥有健康自尊的人更关注的是价值观的部分,自己做的事,说的话是不是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如果如何价值观,便是自洽的,一个自洽的人一定是拥有稳定健康自尊的人!
如果一个人做事说话总是和自己价值观不符,那就是自洽的对立面--内耗!
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你立刻就获得成功,那就是:按照你的价值观去工作和生活,你就是成功的! 我很喜欢这句话,很有力量,没有门槛,只要想做,每个人都能做到!
成功,没有标准答案,成功与否只有个体自己知道,别人说了都不算!
建立责任感和价值感的前提是“内疚感”
内疚感代表着自我冲突的产生,在自己的大脑中出现了两个声音,一个是“小天使” ,一个是“小魔鬼” ,这样的内在冲突会将人格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非黑即白的方式看待世界,另一部分呢是开始向成人转变,会出现不断的去确认自己的动机和行为是不是合适的。
成人人格的萌芽,就是在我们产生内心冲突,纠结和矛盾的时候!
(小孩子是不会有冲突的,他们的世界就是非黑即白,不纠结不冲突)当4-5岁的孩子因为这种冲突而产生内疚感的时候,能不能克服内疚感,决定着是否能够顺利的度过儿童早期!
1-3岁时的孩子是无法无天的,也是没有目标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但是4-5岁时就开始有了目标,并且完不成时会产生内疚感,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家长懂得孩子的发展规律和养育方法,就可以在日常的小事中完成发展孩子健康人格的任务!
举个例子,孩子路过玩具店,非要买玩具,妈妈不允许,孩子躺在地上撒泼打滚不依不挠,这时身边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孩子身上,妈妈此时的处理方式,将会对孩子的人格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第一位妈妈,迫于压力,只好给孩子买了玩具
可谓是息事宁人了!那孩子呢,学会了什么?孩子学会了用撒泼的方式可以解决问题,没有发展出来健康的内疚感,因为家长的行为并没有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因为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是不正确的,所以没有产生内疚感,孩子的不正确行为反而还获得了奖励(妈妈给买了玩具),因为没有意识到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孩子的责任感自然也是没有建立起来,没有承担责任的人也很难建立价值感!
第二位妈妈呢,平静的把孩子抱回到车里,让孩子先宣泄情绪
(因为在私密的车里是可以允许孩子用哭闹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情绪的)此时妈妈的行为,是支持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孩子内在就会产生冲突,从而自然而然的产生内疚感,并且接纳内疚感这种情绪,同时他们也会发现就算是自己做出了过激的行为,妈妈也是爱我的,尊重我的,并且是愿意花时间陪伴我的,因为妈妈的接纳,孩子不会向内攻击,经过后面的沟通,妈妈教会了孩子即使是自己买玩具的目标没有达成,生活还是会继续,并且因为妈妈的稳定情绪,让孩子学会以后再遇到这样的状况,可以更加平静和优雅的方式来面对! 这个过程也同步发展了孩子为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也就是责任感,一个可以为自己负责的人,自然也会同步发展出来价值感!
书中还有一个观点非常喜欢! 什么是真正的独立?
很多人听到独立,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 “经济独立” ,其实还有一种独立比经济独立更重要,那就是“心理独立“ ,一个人只有完成了“心理独立”才能支持到一个人持续的实现经济独立! 那么什么叫心理独立,其实就是以上所述的稳定的合适的自尊水平(过高过低的自尊都不合适)、有责任感、有价值感、有稳定的情绪等综合能力,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独立的人!
这里我想极力推荐的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和 《高绩效教练》这两本书里所介绍的思维方式便是一个人真正走向成熟的生命状态! 一定不能错过的好书!
这本书的很多概念理解起来,不太容易,通过书写继续加深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感恩遇见一本又一本的好书,就到这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