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里仁》)
孔子说:“不担心没有地位,担心自己凭什么拥有这个地位,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求我有什么值得让别人知道的。”
钱穆先生强调这一则表明孔门主张“求其在我”,即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社会地位)的精神。不回避应得的地位,但也不急切地追求地位。孤芳自傲并非孔子倡导的经世致用的态度。
李泽厚先生批注“公德与私德仍然一体”。我李先生认为这一则再次体现了内在追求和外在追求的统一,追求所以立是一种儒者内在的自我要求(私德),内在追求与外在要求一致(公德),正是儒者的追求。
稻盛和夫先生认为“患所以立”就是与职位或岗位匹配的能力,“求为可知”是思想转变和内在的热情,稻盛和夫先生著名的成功公式正是“成功=思想×能力×热情”。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里仁》)
孔子说:“因约束自己而犯错误的人很少。”
钱穆先生列举了“约”的现实场景,谨言慎行是约,财务上节俭是约,学问工作中守信是约。
李泽厚先生则认为中国人过于约束自己了。当然他没有因此责怪孔子之意。我以为可能还是指20世纪百九十年代的中国吧。
稻盛和夫先生由此则对应企业的成本控制,不论景气好坏,坚持成本控制是企业要始终坚持的。正如他的名言“把收入最大化,把成本最小化”是企业的铁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