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译文】
燕子飞翔在那空中,张开羽翅参差不齐。这位女子就要出嫁,远行送她直至郊野。瞻望直至人影不见,涕泪交加犹如落雨。燕子飞翔在那空中,飞上飞下来去不定。这位女子就要出嫁,远行送她离开此地。瞻望直至人影不见,伫立良久涕泣不已。燕子飞翔在那空中,鸣叫之声忽高忽低。这位女子就要出嫁,远行送她前往南方。瞻望直至人影不见,实在使我心忧神劳。我那二妹姓氏是任,她心笃实见识深远。不但温婉而且和顺,自身善美而又谨慎。每当思念已逝先父,就可对我勉励有加。
【注释】
⑴燕燕:即燕子。
⑵ 于:语气助词,无实义。
⑶差〔cī〕池:参差不齐貌。
⑷颉〔xié〕:鸟飞而上。
⑸颃〔háng〕:鸟飞而下。
⑹将〔jiāng〕:送行。
⑺下上:形容声音高低。
⑻ 仲氏:兄弟或姐妹中排行第二者,指二妹。
⑼任:姓,一说信任,一说为大。
⑽只:语气助词,无实义。
⑾塞〔sāi〕渊:谓笃厚诚实,见识深远。
⑿ 终:既,已经。
⒀惠:和顺。
⒁淑:善良,美好。
⒂慎:谨慎。
⒃ 先君:前代君主。
⒄勖〔xù〕:勉励。
⒅寡人:国君对自己的谦称,一说诸侯夫人自称。
【所感】
《燕燕》这首诗是一位国君送妹远嫁的临别诗。诗人以双燕齐飞起笔,寄寓了昔日兄妹如双燕般相亲相随,而今就要天各一方的不舍之情。
全诗分四章,前三章都是写的妹妹要远嫁,哥哥不舍的情形,第四章写妹妹性情温婉善良,父亲曾让我好好照顾妹妹,现在妹妹要出嫁了,我怕妹妹未来生活不易,舍不得妹妹嫁人。
全诗都表现了哥哥的不舍之情。
古人在女子出嫁时有哭嫁的习俗,这是不是哭嫁形式的开端,不得而知,但是都表达了嫁人对出嫁女的不舍。
古代女子家人后由于交通不便,又要料理家务,照顾丈夫和孩子,还要伺候公婆,没有婆婆的同意轻易不能回娘家,所以家人才会万分不舍。
在现代,如果婆家娘家离得近还好说;如果是远嫁,好多年不能回娘家也是常有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