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下午好!昨天的教坛新秀比赛结束后,校领导和评委老师们坐在一起对四位老师进行了评课,结合大家的评课意见,我对此次比赛做以下总结:
1、四位老师态度较认真,教案一次次修改,变得规范、完整。一次次磨课,使课堂教学逐渐趋向成熟。
2、四位老师站在台前的表现,离不开背后组内老师们的支持和帮助,团队老师们全程参与听课、评课,一堂课凝结了一个团队的智慧。
3、四位老师中有各自的教学风格。李改玲老师教态亲切,课堂氛围活跃,教学设计贴近一年级孩子的心理,抽屉里藏小动物,边做动作边读课文,戴头饰读课文,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王泽海老师讲的课文内容较长,他抓住英英的心理变化这条主线,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以“我”变成了一棵树,树上会长处什么的设计使孩子们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从而切合了本单元“想象”的主题。
唐渊老师的课堂上,词语学习的环节,她让孩子去摘花,读花卡后面的词语,读对了,便把花卡送给学生,此设计形式新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文章内容写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作者是怎么写的,唐渊老师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作者描述鲜花开放的不同写法,为孩子们今后的写作指导了方向。
刘婷老师带着学生学习了课文中“第一次实验”的内容,第二次实验、第三次实验的内容,她改变孩子的学习方式,让孩子四人小组学习,通过填表完成学习任务。
任何一堂课都是不完美的艺术,四位老师的课堂中也有一些不足。
1、老师的声音小,语气平淡,缺乏足够的激情,当上课的老师把音调提高,把语调变得抑扬顿挫一些,脸上表情丰富一些,也是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方法,当老师的精气神出来时,会给听课老师和评委眼前一亮的感觉,而且能使你很快融入到课堂中去,消除你的紧张感。
2、课堂缺少朗朗的读书声。有的老师指导学生读了,但不找个别学生站起来读,也不齐读。有老师划出重读词了,但不让学生出声练读。先找个别学生读,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也可以先在下面练读,读好了再小组读或者男女生读或者齐读,上课刚开始是初步地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面是品读,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感情。老师们要注意朗读的顺序,注意朗读的梯级要求,注意采用朗读不同的朗读形式。
这场比赛下来,参赛的老师们一定会有同感,上个公开课,参加个比赛,好折磨人啊!是的,要认真地准备一堂课,的确很耗费精力,让你吃不好,睡不好。正是这样的折磨,你悄悄地进步了,成长了。再多来几次这样的折磨,你进步成长得会更快!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