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感悟简友广场
清河湖(6):开荒

清河湖(6):开荒

作者: 不2人生 | 来源:发表于2023-12-16 12:22 被阅读0次

从市内搬到湖这边居住的这几年,因为城市的边缘荒地多,每每出去散步,目之所及,到处是一小块一小块的菜地。大都是一间两间屋子大小的面积,不同季节里生长着不同的蔬菜,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予我极大的亲切感,常常唤起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因为小时候我家里就有一个这样的菜园子,种的就是这些家常菜,黄心的黑白菜,紫的茄子,红的番茄,绿的黄瓜青椒等等。

也许是潜意识里已经积蓄了许久,当那一天我看到湖边烂尾楼那里有人在种菜的时候,我立就往那里走去,决定我也要开一块菜地。

巧的是正在点播兰花豆的那个人正好和我住一个小区,相互认识。聊了几句之后,我跟他说我也想开一块菜地,他站于是站直身体指着不远处样板房那里,说那边还可以。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到几间组合结构的白色平房,以及平房周围齐腰深的蒿草、杂树。后来,我走过去看到的更多的是别人已开采的菜地,有的地里种的菜都可以吃了,有的才刚刚泛出绿芽。没有太多的可选择,我决定了就是售楼部侧面与样板房之间的那一小片。

回到家里翻箱倒柜地找工具,在厨房的橱柜下面找到一把生锈了的砍刀,可以用来砍树根。家里有两个卫生间,其中一个当了储藏室放旧物,我把里面的东西整个翻了一遍,找到了一把当年装修房子时留下的木锨,虽然是方头的,但对付着也可以用。明显还缺一样主要的东西,就是家乡叫做抓钩,用来刨地的三个铁叉的那种。家楼下临街有一家五金店,我去看了,刚好就有。抓头10元一个,木柄7元。我只要了抓头,准备木柄用木锨柄代替。虽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可是毕竟不常用,我不想多花钱。

晚上憧憬着自己的小菜园,有点小小的激动,久久不能入睡。想起下午种兰花豆那人说的,“现在种菜晚了点,今年吃不上了。”邻居他们开荒种菜都是为了吃,我种菜是为了吃吗?显然不是。是生活太闲太单调了吗?好像也不是。一种不太清晰的发自心底里的感觉,就是想体验,想感受,想回归田园。想起人类的进化,每一个物种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需要能量的摄入。在人类最初的很长一个时期,能量摄入的方式就是狩猎和采摘植物果实,后来渐渐地学会了种地,有了农业。依靠自己的双手,亲自劳动,那是人类最初最原始的状态。当然还想起了田园诗人陶渊明,想起了他的《归去来兮辞》。我可能是真的老了,开始厌倦了。那一夜,“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在我梦里挥之不去。

第二天下午三点后没事,我推着自行车带上工具去开荒。这可是确确实实的人生的第一次,行走湖岸边,也许是知识分子的虚荣心作祟,似有一种偷拿了别人东西一样的不自在,心里直想遇着熟人该怎么说。后来开荒还算顺利,深秋时节,蒿草都枯死了,用手很容易拔掉。那些树苗都是构树,根茎像竹笋一样脆,很容易连根挖出来。刨土的时候,一开始抓钩头老掉,后来才发现那套上留有一个小孔,回家对着小孔上了个螺丝,从此抓再也不掉了。由于常年不劳动,体力实在不行,特别是刨土,刨几下就累的直喘气,不得不歇一会儿再干,着实体验了一把“汗滴禾下土”的辛苦。最后一共用了三个下午的时间,总算把地开了出来。

相关文章

  • 散文|夜走清河湖

    小城缺水,依托一条干枯的河道,拓宽建了一座湖。河叫小清河,所以给湖取名字叫清河湖。从郊区的大水库顺着小清河引水过来...

  • 《清河柳湖》

    清河柳柳衣,春鸟至此归。波影倒春客,清湖婉布衣。

  • 艄公王老汉

    唐朝贞观年间,有个艄公叫王老汉,正逢花甲之年。王老汉世代生活在淮南的清河镇,清河镇靠近一条湖——双蛟湖,方圆几...

  • 早樱

    那场相遇,就如同看了一场满天谢的樱花。春寒料峭,清河湖周围的樱花早已满枝头,把清河湖的右侧包裹的严严实实,如同带了...

  • 清河夜话(6)

    长相思 树丛丛,花丛丛。 红花绿叶情最浓, 依依东风中。 你匆匆,我匆匆。 你我匆匆巧相逢, 一枕鸳鸯梦。 原创诗...

  • 朱湖18:我们学习生存能力,也要学习克服恐惧

    我们这代人,包括"朱湖”的存在,代表着一个时代,一个农村"以粮为纲"的时代,朱湖是开荒造田形成的一座村庄,镶嵌在湖...

  • 它是这个小村庄的保护神

    * 陈清河 文/图 在东山岛陈城镇澳角村湖雅自然村风头(湖雅村古村落遗址)的东北...

  • 开荒种种,种种开荒

    昨天说背山,今天说开垦荒地吧! 拓荒怎么做?先把草拔掉、大石头扔掉、垃圾扔掉、大土疙瘩打碎、锄地、翻平整、播种、灌...

  • 晚霞手机随拍清河湖

  • 晚霞手机随拍清河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河湖(6):开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kqn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