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书,便是和作者构造的世界共处一段时光,这作者的世界里也有作者的人性的光影投注其中。
与张爱玲的缘分,得从10多年前谈起,再次相遇,真是充满了惊喜。
初识张爱玲,是高一,坐我后座的高个女孩用她那纤纤玉手随意地翻着《红玫瑰与白玫瑰》。她和我们说怎样地喜欢张爱玲,手舞足蹈的样子真是搞笑,现在想来也许是真爱粉无疑了。
那时我忙着背文言文,也不曾想借她的书来看。高三那年,听一位卷曲短发胖乎乎的女同学说张爱玲的遗稿要出版了,她就等着书店上市。
后来才知道小学时看的电视剧《半生缘》是改编自她的同名小说。那女主角还是林心如和蒋勤勤。在豆瓣找剧照时,被蒋勤勤的美惊艳到。你看下面这张照片蒋的神态是不是和张爱玲有点儿神似。
《半生缘》剧照 《半生缘》剧照跑题了。说了这么多,真正读张爱玲的小说,和知道她这个作家,中间隔了4年。
大二那会,泡在图书馆5层文学区里看书,她的小说集摆满了一整排,随手挑了一本来看,只记得《倾城之恋》和《红玫瑰与白玫瑰》。
8年后再读《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就跟第一次读时一样陌生,情节全忘了,细节更别提了。
大概是初次阅读时,心智还不成熟,对她笔下的人性、女性的命运通通不认同,不喜欢她文字构造的那个忧伤、阴暗、悲观甚至绝望的的世界。再次相遇,因为内心强大了许多,虽然故事还是那个故事,结局也并不甜美,但在文字里找到了更多的共鸣,每个故事都令我为之震颤。
她的文笔极好,描写得极其细腻,将人性刻画得淋漓尽致。即使是70多年前的故事,刨去时代的外壳,也依然让我觉得鲜活、生动,画面感极强,隔着电脑屏幕,都能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一颦一笑,喜怒哀乐,像是坐在台下看戏一般。
在微信读书里看完了她的两本小说集,目前最触动我的两个人物是《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振保和《小艾》里的五太太。
振保是故事里的男主角,他从英国留学回来,在一家外商公司谋得很不错的职务。他的整个一生都戴着社会角色的枷锁,虽然婚后他开始反抗,可最终以悲剧收场。他是一个没有自己的人。
他爱红玫瑰娇蕊,那是朋友的太太,他抵不住灵与肉的诱惑。但他又没有勇气与她结婚。他结婚要考虑母亲,考虑社会的眼光。他听到娇蕊要和他结婚,他却以冷暴力和她做了断。后来他和烟鹂结了婚,不料他与烟鹂婚后生活非常不和谐,毫无激情。他便借着夜不归宿来派遣空虚与寂寞。
他的空虚:
他吃得很多,仿佛要拿饭来结结实实填满他心里的空虚。
有时候我也这样,我情绪不好,就会吃很多东西,特别是垃圾食品,比如炸鸡、啤酒、可乐、烤串、麻辣烫等等。
他希望得到家人的认同,完全是为了别人而活:
振保自从结婚以来,老觉得外界的一切人,从他母亲起,都应当拍拍他的肩膀奖励有加。像他母亲是知道他的牺牲的详情的,即是那些不知底细的人,他也觉得人家欠着他一点敬意,一点温情的补偿。
你看,他完全是为了维持一个好儿子、好公民的形象在活着。说到底,他还是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认同,所以才极力寻求外界的认同。
他的反抗,他的挣扎:
砸不掉他自造的家,他的妻,他的女儿,至少他可以砸碎他自己,洋伞敲在水面上,腥冷的泥浆飞到他脸上来,他又感到那样恋人似的疼惜,但同时,另有一个意志坚强的自己站在恋人的对面,和她拉着,扯着,挣扎着——非砸碎他不可,非砸碎他不可!
他在外面鬼混,妻子也跟一个裁缝搞外遇,他无法容忍妻子的行为,和他冷暴力。他想反抗生活的这一切,这也许是他的觉醒,可是醒了之后他怎么办呢?张爱玲没有给出答案,留给我们去联想。
《小艾》里其实用了很多笔墨来讲这位五太太,她是小艾的主人。她性格随和懦弱,她嫁给了挥霍无度的景藩,景藩不爱她,她的婚姻是极其不幸的。但她一味地怪她娘家的哥哥,怪她的婆婆,甚至怪小艾,唯独没有怪到自己身上。她是那般地不争气,自己的仆人小艾被姨太忆妃踢打也不会拦住;她对待有脾气的老妈子陶妈总是一味讨好,连她饭菜做得不好,也小心翼翼说自己的意见。而对待年仅5-6岁的小艾却动不动就大嘴巴子。真是欺软怕硬。
五太太是目前我看到的唯一一个很明显的胖女子,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缘故,我便有很多情绪、感触投射到她的身上。
再次相遇,竟没想到,读张爱玲的文字不仅是美的享受,还是一趟自我探索的旅程。不禁感叹作为60-70年后的女性的人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更多的主动权。
以下是一段70多年前的美丽日子的白描,时光流转,这样的光影你是否也捕捉过呢?
我房的窗子正对着春天的西晒。暗绿漆布的遮阳拉起了一半,风把它吹得高高地,摇晃着绳端的小木坠子。败了色的淡赭红的窗帘,紧紧吸在金色的铁栅栏上,横的一棱一棱,像蚌壳又像帆,朱红在日影里,赤紫在阴影里。唿!又飘了开来,露出淡淡的蓝天白云。可以是法国或是义大利。太美丽的日子,可以觉得它在窗外澌澌流过,河流似的,轻吻着窗台,吻着船舷。太阳暗下去,船过了桥洞,又亮了起来。
摘自《张爱玲全集》之《殷宝滟送花楼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