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7日晚上19:00——21:00是第五课——发问创造改变,Max教练为我们带来非常精彩的课堂体验。
第一次听到coach(教练)的每一个英文字母的解释。c代表centre(中心),o代表open(打开),a代表aware(觉察),c代表connect(联接),h代表holding(抱持)。在简单的check in之后,进入到本节课的故事环节——智慧老人。智慧老师问拔草的年轻人:除了这样,还能怎样呢?就是这样的一个简短的问题,引发拔草的年轻人的思考,将草地变成了麦田。其实教练不是告诉,是透过问题来发问。发问的问题有三种类型: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假设性问题。我们体验了改变内在逻辑的30个问题,随后进入到小组练习,再回到U组分享练习的感受。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就接近了课程的尾声,每一次结课都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为了更好地达到学习效果,大组分享结束后,我们组的教练、助教和小组长一起进行了复盘。小组长们认为这次课前把流程发给老师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小组练习更加顺畅,效果更好,我也有同感。做老师久了,内心深处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更愿意做有把握的事情,有板有眼,依序而行。对于未知的事情还是有些恐惧和不安。
复盘和谐有序进行着,最后达成了共识。在沛铭教练的引导下,我们又回顾了我们的初心:找到真实的自己,共创教育美好!
这次课程结束后,在U组的讨论帖里就开始有老师分享自己学习的心得,老师和老师之间在互相回复中交流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彼此赋能,学习兴致很高!
准备这周召开一个小组长会议,邀请各组小组长们分享一下自己的成长,以及如何组织学员积极参加到小组的学习练习当中,追求更好的练习品质。
还有值得我们U组特别自豪的事情,就是我们组的助教陈武红老师组织了两次总教室的分享工作和主持工作,特别精彩!我们组的马增信老师也做了前阶段学习的分享,提出了第四种关系的思考,得到学员们的普遍欢迎和赞美!此外,在我们小组里李秀琴老师还用视觉笔记的方式整理了学习的内容与组员们分享,组里的小组长和组员们在帖子里的互动交流也更加自主顺畅,学习场域打开了,学习流动了起来,感恩相遇,感谢同行,期待下一堂课的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