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影新视角简书电影简书电影院
致读者——我爱这有点肮脏的世界忽然变得美好的瞬间

致读者——我爱这有点肮脏的世界忽然变得美好的瞬间

作者: 子戈 | 来源:发表于2018-04-14 13:50 被阅读757次

我也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慢慢确认,电影是我这一生最最热爱的事情。

很多人问我,每天坚持看一部电影会不会很累?

其实不会。

每天睡前看一部电影,已经成了我的生活习惯,是我生物钟的11点59分,看过了,躺下,入睡,在梦里继续光影明灭的旅程,是很美妙的事情,怎么会觉得累呢。

还有人问我,电影是什么?

这个问题交给安德烈·巴赞来回答,会更合适。

对于我,电影就像是一粒和解的药丸,它帮助我与不同的人生经验对话,并告诉我:你的事情,别人也在经历,或许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后来读了很多导演的自传,发现这种和解的冲动,竟也是很多导演创作的源动力:

侯孝贤导演最难忘记的,是童年的三个眼神。

第一次是母亲得了喉癌,舍不得花钱看病,候导儿时又顽皮,经常偷家里的钱乱花,母亲那时已不能说话,就用眼睛盯着他,眼中满是责备;

第二次是父亲的葬礼上,一家人聚在一起,侯孝贤突然伤心的哭起来,一旁的哥哥很诧异地看着他,仿佛在说:“你这种人也会哭啊?”

第三次是奶奶去世,过了几天才被发现,身体下面已经渗出了血水,收尸人回头看了他,那眼神分明是在责骂:“不孝的子孙!”

这三个眼神,都与死亡有关,共同穿起了侯孝贤童年的记忆与丧失。

后来,他把这段经历拍成了《童年往事》。

对现代电影影响最大的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拍摄他最重要的作品《第七封印》,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

这部电影讲述了瘟疫横行的中世纪,被死神盯上的骑士,如何在一番经历与思索后,最终接纳了死亡。

片中最经典的桥段,当属骑士与死神对弈的画面,在这场必输无疑的棋局里,最重要的,是把每一步走得审慎并使之有意义。

伯格曼说,感谢《第七封印》,让我不再害怕死亡的到来。

美国导演PTA(即:保罗·托马斯·安德森),一次生了重病,他的妻子每天守候在床边,悉心地照顾他。

他突然觉得,是否爱情的本质,也是在这种伴随着病痛、折磨而又温暖的时刻,才越发动人。

于是他把这样的情绪,带入到影片《魅影缝匠》之中,并试图在伤口与舔舐之间,找到持久的爱的动力。

还有我很喜欢的导演罗伯特·阿尔特曼,他生前的最后一部电影《牧场之家好作伴》。

在拍摄期间,阿尔特曼已经病重,他几乎是在用这部作品,向世间告别。

影片讲述了一档即将停播的电台节目的最后一次录制,舞台上,所有人都在卖力的演出,你方唱罢我登场,不断有消息传来,说节目不会解散,就这样,在日常的争吵里,在每个人依旧混乱的关系里,在大家都以为这说不定不是结束的时候,节目真的停掉了。

没有告别,没有谢幕,甚至没有说一句郑重的再会,一切就戛然而止。

而这,或许就是阿尔特曼的生死观:命运从不会为我们准备好坦然的死亡,做好你的每一次表演,这样,才不会因为这一次成了最后一次,而留下遗憾。

这些导演们试图完成的和解,就这样通过电影,传递给了每一位观众。

我想电影对于我们的意义,就在于此。

它让我们得以从现实中抽离出来,去冷眼旁观一段他人的生活,并从中,找到解救自己的力量。

虽然电影的历史,只有一百多年。

但有了电影,让我感觉自己比一百多年前的人,要过得幸福。

记得日本导演是枝裕和在谈到他的创作观时,曾经说过:

我不喜欢主人公克服弱点、守护家人并拯救世界这样的情节,我更想描述没有英雄、只有平凡人生活的、有点肮脏的世界忽然变得美好的瞬间。

这也是我想要通过我的文字,传递给你们的感受。

《电影药丸》文集精选了我近两年创作的影评,每部电影,我都为它拟下了一个关键词,并试图探讨这个关键词背后所蕴藏的故事、疑问与一份和解的可能。

希望你们会喜欢。

一座影院,就是一家美好药店。

一部电影,就是一粒和解药丸。

欢迎光临,请坐,为你准备的电影即将开场。

大家好,我是子戈,一个坚持每天看片儿的独立影评人。

资深影迷,阅片量超过3000部,撰写影评超过60万字。

简书影视优秀作者、百度百科Ta说专栏作者、文汇长期约稿作者……影评曾多次被巴塞电影、十点电影、电影天堂、知影、中国青年杂志、犀牛阅读、片刻等媒体转载。

我的全部业余时间,都在看电影,如果还有时间,那就在写影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致读者——我爱这有点肮脏的世界忽然变得美好的瞬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kxl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