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今年五四青年节里我的阅读感悟
01
今天是5月4日,一年一度的五四青年节来临了!
如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青年划分的岁数范围“16至45岁都是青年”来说,就让咱们以节日之名致青春、致梦想吧!
请一定记住,今天永远是我们人生中最年轻的一天。此刻,永远亦是人生中最年轻的一刻!
活在当下,珍惜眼前,幸福无关年龄,有爱、有梦,有所期待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02
今天由于雨天网络信号差,我没能追剧《人世间》,但我偶然读到了一本说熟悉也熟悉、说陌生也陌生的好书——《心灵激荡:老俞对谈录》。
为何说熟悉呢?因为从2022年6月开始我就成为东方甄选的一个“铁粉”了,陆续买过他们家好多好吃的产品、也买过俞校长推荐的书、听过俞校长和宇辉的不少场直播。
为何说陌生呢?因为我没想到俞校长是那么善于总结且很懂将许多智慧的人“集之大成”!很惊讶于这本书的嘉宾阵容是那么“高大上”的!
今天开始阅读的书——上午开始阅读《金钱心理学》,下午就随意地抱着好奇心来看这本《心灵激荡:老俞对谈录》,结果这本书吸引我、我一口气读完60页!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也一起来解读一下精彩之处!
“我们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事业和生命?”
在五四青年节这个重要的日子,这个问题无疑是最能对当代青年们起“拷问灵魂”之作用的问题了。
那么作为当代青年你会如何思考这个问题呢?面对今天的国际局势,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在书中,俞校长如是说——“面对大环境,我们大部分情况下是没有能力去改变的。面对今天的国际局势,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很多人觉得自己好像只有随波逐流的宿命,于是心安理得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过到哪儿算哪儿。似乎我们是一棵小草,只能随风飘荡。”
本书作者俞敏洪校长继续深入地谈到:“我当然也明白,对于很多事情我们确实是无能为力的。
但我始终认为,人是具备自由意志的,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和生命轨迹的。”
俞校长说过一句话:“我听从命运的安排,但不服从命运的霸道!”,其人生态度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宁战而死,不躺而生。”
战,就是主动寻找出路,主动让自己的生命用更有尊严、更自主的方式努力绽放;躺,就是逆来顺受,习惯被笼子围困,放弃自己本来还有的希望。
作为一个乐观主义者,俞校长坚信,即使身处无边的沙漠中,寻找方向,也比坐而等死让生命更有尊严和希望。因为在黑暗的夜空中,也会有北斗星闪耀,也许,那就是我们人生的方向。
03
今天下午的阅读内容,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俞校长与知名历史作家张宏杰老师在对谈录中谈及“曾国藩与王阳明的不同之处”这段。
张宏杰老师的分析和对比非常独树一帜且非常深刻,同时也非常有说服力!
原文是这样的——
俞敏洪:王阳明和曾国藩,年轻的时候都立志要变成圣人,他们俩的性格特点、发展特点、背景特点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张宏杰:现在有一种说法,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两个圣人,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王阳明,“半个”圣人是曾国藩。
我也不太懂为什么曾国藩就只配当“半个”圣人,但是他跟王阳明确实有很多可以对比的地方。
首先,他们的出身背景不一样。曾国藩是普通农民家庭,几百年、世世代代是在社会的底层——农民阶层,但王阳明的父亲是状元,他是官宦家庭出身,所以王阳明的成长环境比曾国藩要好太多。
第二点,智商不一样。曾国藩绝对不是一个天才型的人。曾国藩是所谓的中人之资,他身上体现的更多的是普通人的特点。
王阳明则是天才型人物,从小读书,读什么通什么,所以王阳明不光是读尽了儒家的书,他对佛家、道家也有很深的研究。
第三点,他们做事的特点也不一样。曾国藩总是做笨事,但是王阳明一生做事效率都特别高,比如用兵打仗,王阳明用兵打仗那么多次,每一仗都会用心,每一仗都会用各种非常高明的计策。所以,这是这两人非常不一样的地方。
最根本的是,这两人治学做事的思路也完全不一样。曾国藩的治学思路是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就是要把每一件事情研究透、讲透,融会贯通,掌握万事万物背后的根本真理。
王阳明青年时代也曾经要“格物致知”,最后放弃了这个思路,开始向内求。这两个思维方式是完全相反的。
把这两人做对比挺有意思,他们俩是在两个极端上的人,成圣的终点一样,但道路完全不一样。
这样的深入分析和总结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为至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历史学的专家学者能做到如此中肯且非常“接地气”的分析!
04
最令我有耳目一新之感的是俞校长和张宏杰老师再深入分析谈及曾公、王公对家族后代家庭教育影响的这大段篇幅,看完这段我感受到了一种震撼!
确切地说是一种“作为一个文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的大家长,不能只顾自己的修养绝学而已,还必须要树立良好榜样给孩子、孙子”!
否则分分钟就会产生“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惨痛教训了。
在这本书《心灵激荡:老俞对谈录》中,张宏杰老师告诉大家——
“从一个最基本的角度,看看王阳明和曾国藩这两个人家庭教育的成败,就能对王阳明的心学和曾国藩的思路具体效果做一个对比。”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是非常成功的,曾国藩的两个儿子都成才了,曾国藩家族的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代代人才辈出,而且曾氏家风一直非常正。
我们过去说富不过三代,但是曾氏家族100多年能做到持续的兴旺发达,跟曾国藩树立的家风是直接相关的。
构成鲜明对比的是,王阳明也有两个儿子,但这两个儿子都没成才,在历史上默默无闻。这两个儿子有一个是王阳明亲生的,有一个是他收养的,虽然王阳明对这俩孩子也花了很多心血,也写了很多家书,但是在他死后,两个孩子因为争家产展开了长期的内部斗争。
特别是后来明朝给王阳明复爵后,两个孩子的后代为了争名号开始打官司,相互指责对方不是王阳明的血统,这官司打了40多年,一直打到皇帝那儿,最后朝廷做出裁决,伯爵给了其中一支,失败一方就拿着刀跑到紫禁城门口挥刀自刎了,造成了一个轰动全国的巨大丑闻。
所以,阳明心学或许可以教化全天下,却教化不了自己的子孙。从这一点来讲,我们学习王阳明更要当心。
但我们学习曾国藩可能就更放心些,因为曾国藩从来不谈过高之理,不谈任何非常玄妙的道理,讲的都是最基本的东西。
“所以,曾国藩可能更适合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去学。如果认为自己是天才、超天才,就去学王阳明,这是我的理解。”张宏杰老师总结里他自己强调了一下。
我读过了张宏杰老师的四本书,我非常能理解和赞同他的思路和结论!
05
其实在2021年、2022年的时候,我也跟着我家先生读过三本关于写王阳明的书,总体来说我觉得王阳明的人生确是很神奇的。
下面我也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总结:
①、当然,王公家的文人基因很强大,他爷爷虽然没当官,但其实是隐姓埋名的贵族出身的,而王阳明的父亲、外公家是很有智慧的人,所以真的是不得不让人羡慕他的“起跑线”!
②、然后让人羡慕王阳明的是他敢说敢做、洒脱飘逸的文人作风。他的科举之路比曾国藩顺利得多,在年轻的时候居然还在江西老家的道观独自静静地住了好几个月,目的是“要向一位有深厚功力的师傅虚心请教”。
③、当然留给世人印象最深刻的、最值得歌颂的是他独自在贵州大山洞里创立了“阳明心学”。
他在恶劣环境之下克服重重困难、在世俗纷扰之下独善其身并由一名文人迫于形势之下带兵打仗、在众多学派中特立独行而创立自己的“阳明心学”。
④、只是,相比于带动家人、传承后人、树立家风方面,王阳明不如曾国藩。因为在那个朝代的人们眼中,王公是神一般存在,别人无法模仿、更别说超越。
而曾公,老实巴交且有点“轴”、有点“钝”,从另一方看,这是拉进与普通人距离的一大优势。所以曾公的言传身教、家书和日记能带动、督促和影响其家族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精进!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阅读感悟和总结,谢谢各位的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