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3类人的第133篇原创文章
2018年,我第一次读《金刚经》和《心经》,有了一种顿悟的感觉。
如今,回头来看,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
佛学与科学,研究的都是宇宙的本质,只不过使用了不同的方法和路径罢了。
-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客观世界)。
-
佛学,研究的是意识(主观世界)。
他们研究的主体,是同一个:宇宙真理。这就像,两个人,沿着不同的路径登山,最终总是会在山顶汇合。
01 我们是如何看待科学研究的?
一直以来,自然科学研究,总是把“意识”撇得很清楚。我们认为,一切都要基于客观观察,能经过严谨的数理逻辑推导,才能被接受。科学研究,视“意识”“灵魂”“心灵”这样的词汇为“唯心的“或者”迷信的“。
“唯物主义”的拥趸者,在现在这个时代,是占绝大多数的。我有一个小群:《一个小群:认知前沿探索交流》,这个群里,其实有很多佛学、道家、身心灵爱好者。但是,大家激烈讨论的时候,总会看到有人自我辩护:“我是唯物主义者...”。如果不先申明自己“唯物”的立场,仿佛自己的言辞就没那么站得住脚,也难免遭受到其他人的攻击。
我隐隐约约记得,在初高中学政治这门课程的时候,也会强调“唯物主义”才是对的。因此,“唯物”就像一个烙印一样,从我们认知之初,就已经开始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成为了我们成长过程中建设所有认知体系的基底。
02 我们是如何看待佛学的?
在这里,我用的是“佛学”这个词汇,而不是“佛教”。佛学,跟佛教,是两个事情。
佛学,在我眼里,是佛祖释迦摩尼证悟到的宇宙的真理(他认为的宇宙真理,但我没有资格说这个真理绝对对,也没有资格说他绝对错),以及他口述出来,尚未被历史上一代一代佛教徒传歪的最本源的奥义。
佛教,我自认为,在这么多门派、分支、以及一代一代人传承之后,多少有些变了味道。但是,我也没有仔细研究过,这只是我的一种感觉,我并不认为我自己的这句话是严谨的,参考我之前写的文章《真的有西方极乐世界吗?》
从小,我就经常会去爬山,我老家的山上有一座庙,我老妈经常去烧香拜佛。每逢观世音菩萨的生辰,大家都纷纷跑去山上烧香许愿还愿。普罗大众们其实都不是佛教徒,大家不知道为什么要信佛或者信菩萨,也不知道佛学是什么。反正,信比不信好,如果虔诚的话,足够幸运是可以得到保佑的。于是,每家每户,家里有什么事情,就跑山上去烧香拜佛。
在绝大多数人眼中,宗教是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而且,这个认知,一直伴随着我,直到我博士毕业。
03 为什么“唯物主义”可能是错的?
等到读完了博士学位,我学习了量子力学,我才幡然醒悟,原来我们认知的世界,其实真的就是“无相”的和“无常”的。如果说它是“无”,是“空”,其实也不为过。它究竟是什么,真的是“不可说”,至少在目前我们人类的认知范围内,不可说。
我们眼里看到的如此纷繁的世界,其实确实是基于我们这个“观察者”的“心”,或者说是”意识“而产生的。客观是什么?其实并不会有绝对的客观。
你是否知道,你眼中黄色的花朵,在蜜蜂眼中是红色的?你是否知道,你眼中绿色的叶子,在蜥蜴眼中是橙色的?不同物种,观测同一个事物,其实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
你所看到的这个世界,是基于你的观测局限、认知局限,所得到的一个具象化的东西。这个具象化的东西,是你心心念念执着的那个“相”。而,世界的本质,是分子、原子、甚至更微小的粒子…之所以叫“分子”、“原子”...也是因为我们的认知局限,可能还有其他的形式,过个几十年,就会有新的突破和认知。
这样的话,什么是客观呢?如果没有“观察”和“观察者的认知”,那么,世界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坚信的客观,其实每分每秒都有“意识”的参与,不是吗?
无论如何,要把我们人类,或者人类制造出的任何观察的仪器,孤立起来,变成一个能够”观察“客观世界的”观察者“,这其实是做不到的,我们身处宇宙的本体里,如何把自己孤立出来呢?这也是量子物理里”测不准原理“的原因。
所以,读到了物理学博士学位,学了量子物理之后,居然发现,”唯物“才是骗人的,”唯心“或许是可以帮助我们将认知提升到更高一层的通道。
04 为什么物理学家都开始研究宗教了?
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有趣的现象:很多物理学家,同时也研究宗教,包括但不限于牛顿、爱因斯坦,现代有潘宗光教授、朱清时教授等。
连活着的最牛*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也说:
“如果你问我说,有没有上帝呢?如果你所谓的上帝是一个人形状的,那我想没有。如果你问的是,有没有一个造物者?那我想是有的,因为整个世界的结构不是偶然的。你看这个麦克风,妙不可言,它不可能是偶然的,偶然不能搞出来这么妙的东西。所以这些这么不偶然的、力量这么大、影响那么大的东西,是哪来的呢?你可以随便取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假如里头没有一个人的形象,那我想大家都能接受。假如你一定要加一个人的形象的话,这是你的自由,我不能干涉。我觉得呢,把人放在里头是没有根据的。我现在90多岁了,我年纪越大的时候,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在改变。在20岁的时候,我会坚决反对把造物主形象化。可是,我年纪渐渐大了之后,反对这个的动力在降低。为什么呢?大概是,在年轻的时候,自信心比较大。年纪越来越大之后,自信心变小了,因为看见的妙不可言的东西,多得不得了。而自己觉得能够把这东西贯彻得了解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自己退缩了一点。如果你说这个是比较多有宗教感,我想是一个正确的讲法。”
我把杨振宁教授说的话,全部都摘录在这里。一方面,网上很多都是节选,我觉得断章取义了。另一方面,他的表述,我觉得很合理,值得看看。B站上有很多视频,感兴趣可以去听听。
我其实非常能理解他们,不知不觉,我也踏上了这样的道路。我渐渐发现,这些人说的每一句话,我都在前几年有所证悟。这样的探索,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我想尝试用大家都能理解的一种方式来讲述一下这个过程。
05 科学与佛学为什么殊途同归?
大家都知道OKR体系,这是一种制定绩效的方法论。O,即Objective,目标;KR,即Key Results,也就是关键结果,或者说是达到目标的路径。
科学与佛学,既然研究的是同一个主体,那么他们的O,是一致的。只是,他们的路径不一样。
科学的路径,是逻辑推理+实践,它尝试把客观(物质世界)和主观(意识)截然分开。所以,科学的KR里,不能接受有“意识”的参与。
佛学的路径,是通过提高认知能力,来认知常人想不到的更深、更高的真理。
举个例子,我们很小的时候,对世界的理解,跟成年人是不一样的。即便父母在耳边念叨几百遍他们的经验之谈,我们也无法领悟,我们要么就是照做,要么就是不听。
那么如何让他领悟呢?一定要等到他长大了,或者自己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后,他才会领悟。而这时,他的认知,跟小孩时候的他的认知,是不一样的。
所以,佛学为什么是“不可说”的呢?为什么总是强调佛学要”实修“才能”证悟”,是无法“习得”的学说呢,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佛学KR,它一方面包含了意识,另一方面,它确实无法反复用实验来论证。我证悟了,即便我把证悟之道全部都告诉你,你也不一定能证悟。这,就是佛学的方式。
不过,无论如何,既然O是一样的,也就是宇宙真理,那最终的最终,就是会殊途同归,得到类似的真理。
对于牛顿、爱因斯坦而言,他们的O,从来都没有变过,只是在某一个时间节点,他们意识到了科学这条路径的局限,于是,多选择了一种路径罢了。
06 写在最后
写到这里,很多读者可能会认为,我在宣扬“佛学”。这也是我比较担心的事情,也是大家容易产生的一个误解。
我想表达,我们探索“宇宙真理”这个目标,是一致的。科学,不一定是对的。佛学,也不一定是对的。它们只是学问、方法或者路径。我们只要认定了目标,就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拥抱不同的方法或者路径,航线可以变换,但是不要偏离目标。
有很多人,也理解量子力学,也读懂了佛学,于是他们就开始用“科学”去论证“佛学”的正确性了,这么做,就类似于,用一种路径,去验证另一种路径。验证来,验证去,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真正的目标,是要了解“宇宙真理”,而不是去论证“路径的对错”,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