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独立思考、表里如一和认真的特点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句话“独立思考,表里如一”不仅出现在这本书的扉页上,更是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是指他对于社会和人生问题的独立思考,是从所见所闻中得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梁漱溟在思考问题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不受传统观念和权威的影响,具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例如,在为暑期去欧美游学同事的送行宴上,多数人都在说着堂而皇之的话语——希望这些游学的同事将东方的文化带去欧美,再将西方的文化带回来。这听起来其实就是那种“祝你一路顺风”的客套话。但梁漱溟听到大家都如此行事,就抛出了问题——既然大家都是这样的希望,那大家希望中的东方文化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很自然的,梁漱溟没有得到任何答案,因为完全没有人回答这个问题。倒是会后有人来打圆场了,陶孟和及胡适先生笑着说“你提出的问题很好,但是天气很热,大家不好用思想。”而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主张抗日救国,反对妥协投降,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让他在当时的社会中独树一帜。
【表里如一】
表里如一是指梁漱溟在不管是对精神生活还是日常生活中,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念,言行一致,不虚伪不做作。他不仅在学术研究中坚持独立思考,而且在社会活动中也积极参与,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拿入佛来说,当20岁以后,思想折入佛家一路,一直走下去,是因为在心中认为佛家生活是对的,只有佛家生活是他想过的。于是他吃素拒绝婚娶,做个彻底。但到了后来因社会和心理发生变化,就从佛家走向孔学,行为就跟着发生变化。如果不理解,必定会认为这是一种嬗变。但站在梁漱溟的角度,这叫思想和行动的统一。是表里如一的态度,也正是这些让他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认真】
梁漱溟在学术研究中非常认真,他对于每一个问题都深入挖掘,不断思考和探索,力求得出最准确的结论。在教育子女方面,他也非常认真,注重言传身教,引导子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种认真的态度让他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己愈认真,从外面收来的东西就愈多,思想就一步一步地变,愈收愈多,愈来愈变,不能自休。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对革命如此,对文化也如此。
《吾曹不出如苍生何》1917年梁漱溟离开报社,准备前往湖南出嫁,去往湖南的路上看到军阀混战、民不聊生,遂放弃出家,写下此文,转身回京。——大家之中心自吾曹始,吾曹之中必自我始。后来到文化上,关于东西方文化的讨论,自清末就有讨论,可大家的基调是东西方文化一定是要走向调和的,且成功会在未来。但梁漱溟从不这样认为,他通过自己的思考将西方文化传进中国与东方文化的对战做出总结,认为中国人从最初明的《几何原本》《谈天》这些理智方面的数学和天文学问接受西方文化,到咸同年间的西洋火炮、铁甲、声、光、化、电这些表面的成果,中国人想将这些成果直接“拿来主义”,有了洋务运动;失败之后寻找原因,认为是根本没学到,就开始提倡废科举、兴学校、建铁路、办实业,有了戊戌变法和庚子事变;再失败继续追寻到西方的政治制度上,立宪制度、代议制度,就有了辛亥革命;继续失败再次追寻,这次来到了真正的根本——伦理思想——人生哲学,于是文化运动浩浩荡荡。就是这样的基础上,梁漱溟认为对中西方文化的追寻是很急迫的问题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包括对后来孔学的认可、研究和传承,以梁漱溟认真的特性来讲,都是从我开始,就现在做起。
阿淼写于2023年12月28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