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没有人曾经通过拒绝身体、折磨身体或是身体经验来达到开悟。尽管这种体验令人向往并能使你短暂地从物质形式中解放出来,但是,你最终又会回到你的身体上来,因为转化的实质性工作是在身体上发生的。转化是通过身体而不是远离身体来完成的。这就是为什么真正的大师从不提倡以折磨或远离身体的方式来进行转化的原因。
我很开心地看到这本书的理念是倡导善待身体而不是脱离身体从而达到开悟。
某些宗教或者组织过度强调灵修,与之对应的是让身体残破、处罚身体、轻视身体,这样的身心是无法合一的。
善待身体,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这是爱自己的表现,同时,通过这种方法才能最终达到开悟。
与你内在身体永远联结的关键就是——时时刻刻地去感受它。这将会迅速改变和深化你的生命。你对内在身体投入的意识越多,你内在身体的振动频率就会越高,这就像打开调光开关并加强电流时,灯会变得更亮一样。在这个高能量的层次中,消极心态再也不会影响到你,并且你还会吸引能反映这种高频率振动的新情境。如果你尽可能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内部,你就可以安住于当下,而不会在外界迷失自己,也不会在思维中迷失自己。思维、情绪、恐惧和欲望可能或多或少还会存在,但是它们不能再控制你了。
这一段让我想到霍金斯能量层级
![](https://img.haomeiwen.com/i9350213/84234f182d0c373c.jpg)
这样我们确实可以看到,随着能量越来越高,情绪越来越积极,最高点的能量则是开悟状态。
要想达到开悟,我们或许也能借助这个表,可以看到开悟的下一级状态是平静:感官关闭,头脑长久沉默,通灵状态,平和安详。
可见,当能量越来越高时,我们的感受不是开心到爆炸,反而是趋于平静,通透豁达,身心合一。
因此,在生活中及时提升能量,就尤为重要。
如何提升能量呢?
1.关闭外在感官。不再注意外界的信息。
2.投入内在身体。将注意力放在自己内在身体上,如果有情绪,去感受自己的情绪在身体的哪个部位。
3.关注内在需要。关注自己的内在需要是什么,想象如果自己已经拥有它,且相当富有时,自己会做些什么?
在中医学里,有许多病都和情绪相关,比如“梅核气”与“百合病”。
梅核气在古文中的描述,可以参考《古今医鉴》中的记载,该书由明代医学家龚信所著。在《古今医鉴》中,梅核气被描述为“梅核气者,窒碍于咽喉之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有如梅核之状是也。始因喜怒太过,积热蕴隆,乃成厉痰郁结,致斯疾耳。”这段描述指出,梅核气的症状表现为咽喉部有异物感,仿佛有梅核卡住,既不能咳出也不能咽下。这种症状最初可能由于情绪波动过大,如过度的喜悦或愤怒,导致体内积热,进而形成痰郁结,最终导致梅核气。
治疗梅核气的方法,古文中提到“治宜导痰开郁,清热顺气”,建议使用如陈皮、半夏、香附、川芎、山栀、黄芩、枳壳、苏子等药物。如果痰郁结严重,难以化解,可以使用咸味药物如海石等来软化坚结。此外,还提到了一些具体的方剂,如加味四七汤和加味二陈汤,这些方剂旨在通过调和气机、化痰散结来治疗梅核气。
百合病在古文中的描述,可以参考《金匮要略》中的记载:
“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而身形如和,其脉微数。”
患者有食欲但无法进食,常常沉默,想要休息但无法安睡,想要行动但无法行走。患者可能时而感觉食物美味,时而对食物的气味感到厌恶,感觉身体时而寒冷时而发热,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寒热。此外,患者可能会口苦,小便赤涩,且对常规药物治疗反应不佳,甚至可能出现剧烈的呕吐和腹泻。患者的身体看起来平和,但脉搏微弱且频繁。
在治疗方面,《金匮要略》提出了多种方剂,如百合知母汤、百合滑石代赭汤、百合鸡子黄汤、百合地黄汤等。例如,百合知母汤用于治疗已经发汗后的百合病,百合滑石代赭汤用于治疗下后的百合病,百合鸡子黄汤用于治疗吐后的百合病,而百合地黄汤则用于治疗未经发汗、吐下,病形如初的百合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