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史无前例的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重组的可能。作者认为,在这种趋势下,有三类人将获得特别的优势:可以利用智能机器把工作做得漂亮并且具有创造性的;在所处行业中最优秀的;以及拥有资本的。
对于许多人来说,除了拥有资本外的另外两类赢家群体是可以实现的,前提是具备两种核心能力:1. 迅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2. 在工作和速度方面都达到精英层次的能力。
作者认为,这两种能力都依赖深度工作的能力。因为想要迅速掌握困难的事物,你必须高度专注,不能有任何干扰。也就是说,学习应该是一种深度工作的行为。作者用一个简单的公式阐述了工作生产力的规律:
高质量工作产出=时间×专注度。
可惜在现实中,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常常有意无意地被许多琐事打断。当我们从A任务转移到B任务时,我们的注意力实际并没有即时转移,它仍有残留停在原先事物。作者随后分别从神经学、心理学和哲学三个角度论证了这个观点。
神经学:我们的大脑是依据我们关注的事物来构建世界观的。对于一个身患癌症的病人来说,如果他只关注病情诊断,那生活就会变得暗无天日;但若是关注每天身边一些美好的事物如一顿美食,那么他的生活将变得美好,尽管两种情境下的外部环境都是一样的。因此,从神经学的角度,靠浮潜事务度过的一天很可能会是枯燥、令人沮丧的一天,活出专注的人生才是最好的选择。
心理学:全球知名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赖认为:“一个人的身体或头脑在自觉努力完成某项艰难且有价值的工作过程中达到极限时,往往是最优体验发生的时候。”米哈赖将这种心理状态称作“心流”。深度工作带来的心流经历可以给人带来深度满足感,这是一条经过验证的道路。
哲学:任何对高水平技能的追求 —— 不管是物质的还是认知上的 —— 都可以带来神圣感。例如将一条简洁明了的代码拿给其他程序员看,他们会说:“哇,这代码写得真好。”那感觉很像在写一首诗。
因此,无论从哪种角度审视,深度的人生都是美好的。那么,想要达到深度工作,需要具备哪些准则呢?
准则1:培养深度工作的习惯
我们天生就容易被各种浮浅的事物所吸引,尤其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社会。各类邮件、社交媒体、资讯使我们在工作中时不时会分散注意。因此,培养深度工作的习惯,需要在工作生活中加入一些特别涉及的惯例和固定程序,使得进入并保持高度专注状态消耗的意志力最小化。作者提供了6条策略。
1. 选定你的深度哲学。包括禁欲主义哲学(切断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双峰哲学(将个人时间分成两块,其中某一段明确的时间用于深度追求);节奏哲学(如规定每天早上6-7点为深度工作时间);新闻记者哲学(在日程安排中随时插入深度工作)。
2. 习惯化。想要使深度工作的效果最大化,就需要养成严格内化的习惯。我们需要根据自身,决定在何处工作,工作多久,如何保持工作,如何支持工作。找到自己的习惯并努力尝试,一旦培养出正确的习惯,影响将积极深远。
3. 要有大手笔。对周围惯常环境做出巨大改变,辅以可观的精力或金钱投入,会降低大脑拖延的本能,并注入激励和能量。例如现在许多学生愿意去收费的自习室学习;人们倾向去咖啡馆工作;有人会买昂贵的乐器逼自己学习等等。
4. 不要独自工作。对于很多追寻创新类型的工作,协作深度工作可以产出更好的效果。作者举例了脸书总部采用了开放式的办公环境,每个人都可以在他喜欢的地方办公并随时随地与其他人沟通。
5. 像经商一样执行。作者将《高效能人士的执行4原则》改进为应对深度工作习惯中的特定问题,包括(1)将关注点放到极端重要的事情上。你想做的事情越多,完成的事情反而越少;(2)抓住引领性指标,包括滞后性与引领性两个指标;(3)准备一个醒目的计分板,记录深度工作的时间及成果;(4)定期问责,在每次回顾中制定下一次的计划。
6. 图安逸。这个策略认为,我们应该在每天职业问题之外时常享受一些自由时光,这样才能使我们得到完成深度工作所需的闲散安逸。定期休息大脑可以提升深度工作的质量。
准则2:拥抱无聊
作者认为,如果你不同时减少对分心事物的依赖,增强专注度的努力可能就会白费。因为一旦大脑习惯了分心,即使在你想要专注的时候,也很难摆脱这种积习。例如,如果你生活中潜在的每一刻无聊时光,你都是用刷手机来打发,那么你的大脑就可能已经被重新编排。作者提供的建议是,在工作时记录下自己每次使用手机的时间,在那个时间前,无论面对何种诱惑都不能接触手机。
使用令人分心的网络工具这件事本身,并不能减损你大脑专注的能力。实际上减损这种能力的行为是,稍有无聊或遭遇一点点认知上的挑战,就从低刺激、高价值的活动转向高刺激、低价值的活动,这使得你的大脑不能容忍没有新奇性的东西。
准则3:远离社交媒体
一个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你的工具对你越有吸引力,你就越难在重要的事情上集中注意力。因此,要掌握深度工作的艺术,你必须摆脱各种各样的诱惑,重新掌控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作者推荐使用工具选择的手艺人方法,即明确在职业和个人生活中决定成功与幸福的核心因素。只有当一种工具对这些因素的实际益处大于实际害处时才选择这种工具。这种方法也适用我们评价任何一款网络工具。
社交媒体大行其道的一个原因,就是它打破了努力创作有实际价值的作品和吸引到人们注意力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相反的,它用浅薄的集体主义式交换取代了永恒的资本主义交换:如果你主义我说了什么,我就会注意你说了什么,不管这话语有无价值。
准则4:摒弃浮浅
我们一天中的大多数时间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的,对于应该如何安排时间并没有考虑太多。因此作者建议专门准备一个笔记本,以半小时为单位记录自己的活动,并用这个计划引导一天的工作。这么做的目的不是竭尽全力维持既定计划,而是在时间的推进中掌握工作的主动权。该策略的目的在于帮助你认识到,深度工作要求你尊重过自己的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