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国机长》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成,2018年川航3U8633的空难是影片创作的蓝本,在经过创作团队的戏剧化之后,时隔一年便作为主旋律片迅速登上了国庆的影院荧幕。
因为电影涉及的题材是空难,千米高空的绝处逢生和死亡边界的人性浅勘,是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对它的一点期许,不过看完成片才明白,电影的重点并非在于表现生死悬于一线的惊悚空难,而更多是在讲述一架出现故障的航空飞机的起与落。
在起飞之前
作为一部改编片,《中国机长》将这场在现实中被视为“奇迹”的空难事件进行了拉长式的铺展叙述,即不把所有情节聚焦于空难发生的那瞬,而是将结构设置为规整的三幕:起飞前、飞行中和落地后。
电影意图对整个事件进行前因后果地完整报告,记录下川航3U8633机组人员一天之中所经历的跌宕起伏。
图片‖网络在真实世界里,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在9800米的高空上,飞机驾驶舱右座风挡玻璃突然破裂,缺氧,低温,寒风,在不适合人类生存的极端环境里,当日机长刘传健临危不乱,依靠专业能力开启了紧急备降,并最终获得成功。
这起事件的灵魂人物自然是机长刘传健,飞机的最终命运主要靠他力挽狂澜。
超乎寻常的忍耐力和当机立断的执行力,让他能够在与死神的这场空中对弈里艰险制胜。
图片‖网络影片将这段核心情节放置在电影第二段,第一段则是相当于空难的前情铺述,对身处这场灾难里的所有人群进行一个概括性的扫描。
影片近乎琐碎的叙事交待出3U8633机组人员的日常活动,表明了这些训练有素的航空人员,在飞机之下,也是普通的父亲、丈夫与妻子。之后,影片再用高度写实的镜头,展现航管局与地勤人员以及负责执飞3U8633次航班的机组人员所做的各项专业准备动作。
人情味与专业度是前情叙述时电影所想表达出的主要信息,乘务员是负责乘客们安全的专业人士,同时他们也是为家庭、儿女、感情所牵绊的普通人。
这种设置在概念上是没问题的,但影片的节奏显然过于拖沓,对白牵强,叙事也刻板。
在展示人情味上,还在用“给女儿过生日”和“未婚夫等我去结婚”这种俗套;在展示专业度上,又觉得更多是在展示专业词汇,展示出的那些专业流程,浮于表面,并没有带来太多陌生的航空工作的知识补充。
柔和化的灾难叙事
电影第二段的重心是对这场空难的描叙。风挡玻璃在出现裂缝到完全碎裂的时间非常短暂,机长几乎还来不及做出反应,玻璃很快崩裂,寒风呼啸而入,副驾驶员被吸出舱外,半个身体都悬在高空寒流里。
与此同时,机身剧烈颠簸,黄色氧气面罩在座位之上凌乱摇摆,所有乘客惊恐慌乱,正在发放的餐食洒散遍地,空乘员们失去平衡纷纷摔落在地。这些场面都非常惊险,几乎都是瞬时发生,尤其是副驾驶员手臂在寒流里被刮得伤痕累累、机长死命想把悬在半空的副驾驶员拉回舱内、另一位机长逆流冲进驾驶舱的画面,都相当扣人心弦。
但也仅此而已。
影片将空难的惊惧程度显然降低了太多。在驾驶舱玻璃破裂之后,机长开始手动驾驶,迅速决定备降方案,又因为飞机正处于雪山范围内而不能下降,一度陷入困境。
可是电影却没能够有力地表达出极端环境下的绝望质感,机长的情绪和决断都没有在荧幕上流溢出来。
作为观众,我们根本感受不到机长在生死边缘咬牙坚持的苦痛和穷山恶水里当机立断的智慧,感受不到他在巨大压力下的心理克服和超乎寻常的意志力,而这本应该是电影作为歌颂“中国机长”所需要重点表达出的东西。
观众只是全程看到机长在冷漠地操纵驾驶杆,冷漠地观测窗外气流现象,冷漠地挨冻,仿佛他只是遇到一次普通的强气流,没有任何情绪波动。这种冷漠感来自于影片一直在从外部近乎机械地再现机长的动作,而没有试图用镜头去表现和阐释机长,唯一一段心理描绘又是在幻想与女儿过生日(还不如不要)。
这导致本该为全片灵魂人物的机长,变得很平面化。
重灾区表现不够,乘客舱也不出彩。现实里,川航3U8633的安全返航被称为民航史上的奇迹,意味在飞机出现重大事故时,安全降落的机率是相当小的。也即在当时,飞机陷入剧烈颠簸,空乘员没有收到来自驾驶舱的任何信息,乘客们更是心惊胆战。
所有人都知道,飞机随时可能毁灭,死亡随时可能在下一秒攫获自己。可惜在影片里,不论是空姐还是乘客们,在表现被死亡紧攥在手里的绝望与恐怖上,是显然柔化处理了。
图片‖网络摔晕在机舱里的空姐,大家喊一喊就自己起身了;乘务长毕男的一句“机长一定会带我们回去”,就能够瞬间安抚了所有人——这都大大减弱了对这场空难表现的力度。
另一方面,塔台与航管局的应急表现也很弱,只会煽煽情。机舱人员的家属在得知事故消息后,也过于平静,两位机长的妻子本都可以有更纵深的表现。拜托,这是一场随时会机毁人亡的事故啊,这是空难啊,能不能紧张一点。
图片‖网络在落地之后
影片第三段讲述事故结束后的收尾。落地后,消防和医护人员迅速开展救援行动。
在整个灾难过程里,受伤的只有副驾驶员和一名乘务员。
但吊诡的是,明明受伤最严重的副驾驶员,却坐着和机长尬聊,迟迟不上救护车,后来终于走下了飞机,又要绕着飞机走圈。就算是没有受伤的两位机长,按理说也应该去医院检查一下,毕竟在“人类生存条件的极限”的环境里作业了那么久。但是没有,机长直接回去与女儿过生日了。所以“人类生存条件的极限”只是说说嘛?
另外,没有人好奇为何风挡玻璃突然破碎吗?为何乘客们很快就上另一架飞机,没有人有任何心理阴影吗?大家刚刚经历的明明是空难,却都像只是过了一场汽车抛锚事故。
图片‖网络无力感是整部电影最大的问题。不管是在人物、情节,还是灾难表现上,都充斥着一股浓厚的无力感。影片在很多地方都可以有更深入探讨和表达的地方,都很遗憾地浅藏辄止了。作为一部灾难片,核心的东西被抽离,就像一个空心稻草人,导致整部电影就如同蜻蜓点水,刚看到一点水纹的波动,又转瞬即逝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