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描述】搬凳子砸老师的孩子
【案例诊断】
首先,家庭原因。父母公司高层,父母经常出差,对孩子关注较少。母亲强势,对孩子极其严厉,不允许孩子犯错,只有有些许错误,轻则痛骂,重则动手。
因此,孩子一直生活在母亲的强势压力之下,对母亲言听计从
其次,分析孩子层面。各科成绩优秀,数学理解能力很强,但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好动,上课会玩橡皮尺子之类,时常与同学发生冲突。
诊断孩子有轻微攻击性行为。当孩子认为自己的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或自身合法权益遭到破坏时,就会表现的很激动。其主要症状是:注意不能较长时间保持,活动水平明显高于普通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差,情绪行为易失控,缺乏耐心,不能等待。
采用情绪二因素理论来帮助她。
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与辛格共同提出,他们认为对于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两个因素必不可少:一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指伴随情绪与情感发生时的生理反应,如手心出汗、心率加快等);二是个体必须对生理变化进行认知性唤醒——人们对周遭的环境中,为自己的生理唤醒寻找一个合适的解释。
这个理论启发我们:当一个人出现情绪激动、心跳加速的生理唤醒时,恰恰也是最容易拉近关系的时候,个体针对具体事件的归因方式不同,其感受也不同。
【辅导过程】
第一阶段:平稳情绪,消除怒火,建立咨询关系。
第二阶段:分析作业,指出矛盾,进行认知唤醒。
第三阶段:模拟情境,学会归因,尝试纠正错误。
第四阶段:亲子合作,积极暗示,强化认知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