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精神囚徒
一直以来,多少人在津津乐道儒道一体,那是因为老庄的思想被套上了儒家的礼袍。自郭象成玄英以来,以儒解庄,甚嚣尘上。什么对儒家的批判是庄子后学的思想,《庄子·内篇》则鲜有对孔子的不敬与责难。事实果真如此吗?不辨儒道之争,又何谈庄子真义?不通齐物齐论,又怎能听出庄子的弦外之音?这则寓言,庄子用他那锋芒毕露的利剑,向你展现了儒道之争的终极对决。
鲁有兀者叔山无趾,踵见仲尼。仲尼曰:“子不谨前,既犯患若是矣,虽今来,何及矣!”无趾曰:“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身,吾是以亡足。今吾来也,犹有尊足者存,吾是以务全之也。夫天无不覆,地无不载,吾以夫子为天地,安知夫子之犹若是也!”孔子曰:“丘则陋矣!夫子胡不入乎?请讲以所闻。”无趾出。孔子曰:“弟子勉之!夫无趾,兀者也,犹务学以复补前行之恶,而况全德之人乎!”
何为有德?何为有过?要读懂庄子这则寓言,首先要弄明白庄子笔下的叔山无趾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究竟是有德还是无德?是有过还是无过?传统庄学在回答上述这两个问题时,前后充满了矛盾,不能自圆其说,也无法与庄子的价值观相融合。现在我们逐一加以说明。
首先,叔山无趾是有德而不是无德。庄子绝不会无缘无故地造出个叔山无趾来,这个名字一定有其深刻喻义,这一定律在庄子寓言中反复得到验证。叔山无趾,意为得道真人。叔表示“俶”,指至人;叔山则暗喻至人隐于世;无趾,明指因受兀刑而被砍去脚趾,暗喻则是来无影去无踪,大有“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的意境(《道德经·第十四章》);同时,也表示了大知隐于形,这是《齐物论》中庄子对至人的描绘:“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其次,庄子通过叔山无趾与老子的对白,再次告诉人们叔山无趾是在用至人的眼光审视孔子,这其实就揭开了谜底。无趾既为至人,必有上德,又怎么会担心自己德有不全,而要向孔子寻师问道呢!仅此一斑,可见郭象成玄英未通庄义。
其二,叔山无趾是无过而不是有过。这一点尤为关键,是本章的逻辑支点,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我们知道,庄子《齐物论》的结论之一就是没有是非。庄子认为,人的认知都是片面的,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看世界,所看到的并非是真实完整的世界。以道观之,每个人能看到的都只是世界的一部分,从而无所谓谁是谁非;是非兼蓄,是谓“两行”。庄学发展至今,人们始终未能认真对待庄子的这一思想,解读庄著时随意就把它抛到了九霄云外。上一章中,庄子刚刚借申徒嘉之口,阐明了兀刑的实质是“刑之罪,而非人之过。”刑罚的刀下鬼不过是无奈的冤魂罢了。怎么能转身就忘了呢?既然叔山无趾无过,那么孔子宣称无趾前来造访是“向他求教,以弥补过往的罪过”就成了天大的笑话,是彻头彻尾的虚妄无知。这才是庄子真正的矛头所向,而传统庄学竟然毫无察觉!
孔子一语泄天机,道出了仁义的虚伪。明确了上述立场,就掌握了解读这则寓言的密码,决不会再犯方向性错误。鲁有兀者叔山无趾,踵见仲尼。无趾因受兀刑而被砍去了前脚掌,只能用脚后跟走路,前来面见孔子,所以是踵见仲尼。踵,脚后跟。孔子见到无趾这副模样,不问缘由,便断定无趾是触犯了刑律,罪人一个。仲尼曰:“子不谨前,既犯患若是矣,虽今来,何及矣!”你过去不检点,犯了法,已经把自己弄成了这样,今天再上我这来讨教,哪还来得及呢!言外之意,罪已至此,晚了,改变不了你的命运了。谨,管好自己。前,以往。既范患,已经犯了罪。及,赶上。庄子以这种方式让孔子亮相,背后另有深意:孔子对无趾的不屑,完全出于成见,没有任何事实依据,这是儒家认识论的弊端所在;以偏概全,以至于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是典型的“小知”而非“大知”。儒家扬善嫉恶,对所谓的罪过充满偏见,仁爱即偏爱,其本质却是不公不正。这就是隐藏在言语背后的儒道之争。
无趾为何来见孔子?拍脑袋的说法是无趾德性未溟,前来向孔子寻师访道,以洗刷过去的罪过。孔子就是这么认为的,郭象成玄英也大致是这么想的,历代注家也一片声的附和。这种提法,放在儒家的语境中或许说得通,但与上述有关叔山无趾的两条定论是根本冲突的。无趾深明大道,已成至人,又怎能不知何为道?以及如何得道?又怎会向孔子求道?无趾既为至人,又怎会认为自己有过?还四处寻访来洗刷自己的罪过?这是典型的以儒解道,望文生义,对道家思想一窍不通!正因如此,一个千年的谜团始终困扰着庄学:何为“尊足者”?它的真正含义究竟是什么?
无趾不为乞教,而为传道。既然“尊足者”是千年之谜,皓首经卷将于事无补,只有睿智能让你顿悟,只有逻辑能让你信服。无趾曰“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身,吾是以亡足。”意思是说,我只是因为不明世道险恶,没有保护好自己,以至于惨遭兀刑,失去了前脚。不知务,不是说自己有过,而是指世道艰险。所以,轻用吾身,就是掉以轻心,未能自保。亡足,砍去前脚。今吾来也,犹有尊足者存,吾是以务全之也。无趾有亡足之痛,对天下存足者故有悲悯之心,希望他们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而天下全足者,则多不明世道艰险,纵有独善其身之心,也难逃一时疏忽,沦为刑罚的牺牲品。孔子号称弟子三千,言道论德,故无趾想借孔子之便,救苍生于水火,免刑难于无知。这才是无趾面见孔子的目的,才是经得住逻辑考问的答案。尊足者,指圣德之人。足为下,以下为尊,是谓圣人。正如老子所言,“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道德经·第三十九章》)此外,尊足还有保足的意思,保全天下苍生,免遭刑罚之难。无趾原以为孔子是尊足者,特来相会,助他一臂之力,拯救天下苍生,所以是务全之也。这里,尊足者存,指存在圣德之人。务全之,是成就尊足者;之,代指尊足者。
无趾德比天地,孔子焉能比肩?接下来的这句话一语双关,既道出了无趾对孔子的失望,也展现了无趾自己的情怀,再次应验证了上述逻辑:无趾误将孔子当成了尊足者,试图了其夙愿,解救苍生。夫天无不覆,地无不载,吾以夫子为天地,安知夫子之犹若是也!无趾对孔子说,苍天无所不能覆盖,大地无所不能承载,我本以为先生德比天地,没想到先生竟是这样一个人。什么样的人?心中没有天下苍生,拘于成见,以偏概全,以是为非,虚仁假义,偏爱不公。无趾以其至人的敏锐,从孔子短短一句应对中,捕获了他那鲜活的灵魂。
庄子对孔子穷追猛打。无趾的睿智与情怀,也使孔子有所震撼,陡然改变了他对无趾的态度,对无趾的称呼也由“子”变成了“夫子”。孔子曰:“丘则陋矣!夫子胡不入乎?请讲以所闻。”我孔丘失敬了,先生请进,还请不吝赐教。陋,粗陋。胡,何。然而,无趾至此已明察孔子之心,也就断了最初的念头,转身拂袖而去。可接下来,惊人的一幕出现了,怎么啦?孔子转身面对弟子,居然无视事实,将他与无趾的对白肆意改头换面,编出了另一番说教之词!无趾出。孔子曰:“弟子勉之!夫无趾,兀者也,犹务学以复补前行之恶,而况全德之人乎!”弟子们,你们可要努力啊!无趾是个受过兀刑的人,尚知前来求教以弥补过去的罪过,何况你们这些未曾失足犯罪的人呢!无趾的相助竟成了乞求,如此的变幻,让人瞠目结舌。虚伪?仅仅是为了虚名?细思极恐。可见庄子出手之狠!。。。勉之,努力啊,之,语气助词,啊。务学,求学。前行之恶(è),从前犯下的罪过。全德之人,指没有犯过罪的人。
无趾语老聃曰:“孔丘之于至人,其未邪!彼何宾宾以学子为?彼且以蕲以諔诡幻怪之名闻,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梏邪!”老聃曰:“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者,解其桎梏,其可乎?”无趾曰:“天刑之,安可解!”
孔子虚名从何谈,精神囚徒为哪般?庄子意犹未尽,又安排了此剧的第二幕。无趾与老子双双登场,谈经论道,情同挚友。无趾语老聃曰:“孔丘之于至人,其未邪!彼何宾宾以学子为?彼且以蕲以諔诡幻怪之名闻,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梏邪!”无趾向老子提起了孔子:“孔丘与至人相比,那差远了!他凭什么去教诲那些尊他为师的学子呢?他不过就是一心追求那奇异虚妄的名声罢了,却全不知至人视名声为束缚自己的枷锁呢!”无趾轻描淡写,却一针见血,点明孔子才是真正的精神囚徒。这里,于,动词,到达的意思。宾宾以学子为,作为学子尊崇的偶像。宾,本意地位尊贵之人;宾宾,令人尊敬的样子。流行庄注将宾宾作频频解,牵强附会。以学子为,作为学子学习的榜样。学子,作学生解,不是向老子学习的意思。蕲(qí),音义均同祈,祈求。諔(chù)诡,奇异。
道家的生死观和是非观。老子视无趾为知己,聊起了道家的生死观和是非观。道家思想认为,人的灵魂是永存的,生死不过是灵魂的两种表现形式,生是灵魂借人体显形,称为命;死则是灵魂弃形体而归,称为复命。生死往复,不断轮回,延绵不断。所谓道家的是非观,则是上文阐述的没有是非。跳出个体,站在道的视角看世界,一切都是道创造的,一切在按照道的法则运转,哪来的是非?纠缠在是非之中,不过是庸人自扰罢了。老聃曰:“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者,解其桎梏,其可乎?”老子问无趾:“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他生死本是一回事,是非其实也没啥区别,让他从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这不成吗?”可见老子与无趾是至人论道,视孔子为世间迷茫挣扎的精神奴仆。说到这,你还认为无趾会去向孔子求道吗?胡,疑问代词,何。一条,两者是相连的。可不可,是与非。一贯,两者是相通的。其可乎?可以吗?
赶尽杀绝是这般。接下来,就是本剧的高潮——庄子对孔子的宣判。无趾曰:“天刑之,安可解!”借无趾之口,庄子写道:孔子所为,是天道对他的惩罚,天要刑之,我又怎能救他!
你还相信儒道一体吗?你还认为庄子对孔子的批判披着含情脉脉的外衣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