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南京财经大学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作者: c8ade625bbc8 | 来源:发表于2018-03-19 21:53 被阅读8次

作为一名江苏文科生,第一次接触《红楼梦》是为了高考。带着目的,功利性地为了高考去读了这本经典名著。

里面的许多人物课堂上老师都与我们讨论过,他的风流,她的倔强,他们的悲哀。也背了许多这本书的背景、主题思想、批判意义、现实意义等等等等,虽然是机械地记住了许多,并不带感情,但《红楼梦》还是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一向对经典名著没什么兴趣,但或许是假期太过无聊,或许是觉得为了应付考试匆匆读过有些遗憾,暑假里我还是拿起了床头柜上的《红楼梦》又读了一遍。

再次看完一遍后,我觉得获得了新的感悟,领略到了新的人生意义。

并没有。

比起书, 87版红楼梦更令我印象深刻。今年是2017年,距离87版红楼梦已经30年了,三十年春秋,饰演贾母、黛玉这些角色的演员已离去,但这版红楼梦永不褪色。87版红楼从确立到完成全部拍摄用了整整8年,精雕细琢制作出37集后世流传的经典。这些足以说明为什么它会成为一代经典。

时代是会自带滤镜,会先淘汰掉那些劣等品,留下经得住考验的经典。

《红楼梦》这本书能成为经典流传,本身也是经住了时代的考验。它是一部内涵丰富的作品,“大旨谈情,实录其事”,按照自己的情理,按迹循踪,别致脱俗,获得了无与伦比的艺术成就。他使用“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叙事手法,真真假假掩于其中,难以分辨,使得现在的读者对其中的情节众说纷纭,一千个读者眼中似乎也有一千个不同的红楼梦。针对《红楼梦》的研究更是形成了一门特殊的学问——红学。

作者将大户人家的公子哥贾宝玉和一群身份、地位各不相同层层分级的少女放在一起,他们个性分明,共同构成了大观园这个独特的世界。作者展示了这些少女们毁灭的时代悲剧,而作品的深刻之处在于,他没有把这些的悲剧的矛头直指人祸,而是指向了更为广阔的时代背景,封建势力的摧残,封建思想的腐朽。比如晴雯,红楼中最爱的形象之一,直率真诚,毫无顾忌,敢爱敢恨,有着自我意识,独立的人格,但这些都是封建社会所不允许的,封建伦理关系中的主仆等级思想,封建社会的正统文化思想的糟粕造成她的人生悲剧。小说描绘了一幅广阔的历史画卷,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最后的世代愈演愈烈已经无法避免的矛盾冲突,显示了封建贵族迂腐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衰败的历史命运。

正是蕴含了如此深刻的内涵,《红楼梦》才成为经典,它放眼了当时整个社会,用独到的眼光审查着那个世界,发出了自己的呐喊。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相关文章

  • 众生百态,全在一部《红楼梦》

    ———《红楼梦》读后感 阿涵 整整一个寒假,我都被《红楼梦》吸引得不能自拔。 《红楼梦》的...

  •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肖滋峰 红楼梦成书于公元1784年<清乾隆34年>,全书共1...

  • 读红楼梦有感之贾宝玉(一)

    今日开始,笔者将开始写作关于红楼梦的读后感。 对于红楼梦,读过很多次,也阅读过很多他人关于红楼梦的文章。 但是,他...

  • 紅樓夢读后感及紅學研究

    红楼梦读后感/蒋勋听後感/87版红楼梦观後感 听了240个小时的蒋勋说红楼梦,看了87版红楼梦,也读了已庚辰本为底...

  • 《红楼梦》读后感

    昨晚读完了《红楼梦》,没什么感受,但既然之前说过要写读后感,那就言出必行,写点什么东西吧! 《红楼梦》成书于十八世...

  • 小观红楼

    不久前刚看完《红楼梦》,打算写篇完整的读后感(自己很少写读后感,这算是第一篇吧。),因为在读的时候,是有些东西想说...

  • 红楼断想

    1 我相信,每一个读过《红楼梦》的人,都会有写读后感的冲动。 《红楼梦》有巨大的代入感和感染力,爱恨纠缠、繁华落尽...

  • 齐帆齐微课(33)《红楼梦》读后感1009字

    《红楼梦》读后感 最近,心血来潮,一直在家阅读《红楼梦》。这是原著的精编版,章回经典,脉络清晰。原来经典真不愧是经...

  • 读《红楼梦》一点感想

    喜欢读书,可读书习惯并不好。一向没有写过读后感,这次算是我写读后感的开端吧。 初读《红楼梦》是中小学课本中选自第三...

  • 【真情何易】自序——因《红楼梦》而写的随笔

    这是一些《红楼梦》的读后感,也是一些带有哲理性的散文。至少,这是我写下这些的初衷。 我从小就觉得,《红楼梦》是一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楼梦》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mdm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