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庭院同学由于早上没有及时倒垃圾,班级卫生扣分了。
按照班规,明天罚扫一天。有点小生气,这孩子搞卫生老让人不省心,讲话的时候语气有点重了。虽然克制住脾气,尽量尊重他。
可是中午午间乐一过来,我又看到满桶的垃圾没倒。张庭院同学在那里悠闲地看着漫画书,似乎意识不到身边同学悄声提醒他的气氛。
如果还是从前的我,会怒不可遏。
“为什么总是不倒垃圾?明明早上提醒你了。”大声的指责加抱怨。接下来就是用我班主任的权威命令他,“快去倒垃圾!再多罚扫一天!”
今时不同往日了。我清楚地意识到,他不可能不记得要倒垃圾,早上才提过。就算真是不记得了,我们班尽职的卫生委员也会追着提醒。很明显,张庭院和我进行着权力之争。他在向我“宣战”,“你不可以控制和支配我”。
今日此时,我轻轻地走到张庭院身边,微笑着对他说,“漫画看得这么入迷呢,是不是忘记一件重要的事啦?”
他是个聪明的孩子,立马合上漫画书,飞一样跑出教室,把垃圾倒了,而且,第二天的罚扫也很顺利,没有再出现扣分的情况了。
不论什么时候,不论多大的孩子,当我们命令或者强迫孩子做事情,就会导致权力之争。
我儿子六六十个月的时候,把他放在餐桌椅里面吃饭,他不停地反抗,尖声大哭。我用力把他按下去,他又爬出来,我又按下去,他又爬出来,如此反复到我精疲力尽,饭也没吃成,他还是爬出来了。
邻居家的贝贝,两岁多,现在南方春天回潮湿冷的天气,她总爱坐在地上。他妈妈跑过去并命令她站起来,等妈妈才一转身走开,她又一屁股坐下去。如此反复到妈妈直接打了她屁股,可是打完屁股回头一看,小女娃又在地上了。
我那时还是初中生的弟弟,有一晚去同学家睡觉,就只发了个短信告诉我爸爸,第二天回家被我爸爸罚跪在地上打了一顿。第三天我爸爸接到老师电话,我弟弟和几个同学一起把学校后山都烧掉了。
如果父母不能意识到这是孩子和你进行的权力之争,而执意下去,而孩子在斗争中灵活无比,不会考虑你的面子,不需要考虑后果,最终争斗会形成恶性循环,家庭只是一个到处弥漫硝烟的战场。
那么如何避免权力之争?
第一点,父母要明白自己是权力之争的一方。
作为父母我们要不断反思自己,不然一不留神,我们就陷入了权力之争。告诫自己:孩子们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相互尊重才能赢得合作。
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特别是中国的儒家文化,“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深深影响着祖祖辈辈的父母们前赴后继在权力之争的路上越走越远。
但是,时代在进步,父母更要进步。社会都民主了,父母更应民主,要明白,孩子恰当的行为应该通过自己激励而不是强权而得来的。
第二点,是否有进行权利之争的必要
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你也是个孩子,因为你也像个孩子一样地和你的孩子赌气,进行着权力之争。
闹得不可开交,硝烟四起,甚至武力上场。事后,仔细一想,又后悔不已。其实多大的事呢,何必要这样?
我家爸爸就经常和孩子进行这样的无谓的权力之争。
六六踩水坑,六六玩泥巴,六六不穿鞋子,六六要出去玩冬天的冰,六六直接坐在沙子上......
但凡他认为脏的,有一点点不安全的(比如在室外玩冰容易摔跤,容易感冒),他都会制止这些我认为最体验生活,最贴近自然,最认识世界的行为。
第三点,什么时候必须要管,如何管
关系到孩子的生命安全的时候,必须毫不犹豫,来硬的。
六六从小对多用插座兴趣浓厚,那几个洞洞仿佛有天大的魔力。不管他的留恋,我都会毫不犹豫把他抱走。
过马路的时候,他老想挣脱掉的我的怀抱,想自己下来一溜烟地跑。可是我还是会紧紧抱住他,不给他挣脱的机会。
咦,这不又是进入权力之争的恶性循环了吗?
不,我并没有掉进权力之争的“陷阱”,我没有强硬,没有命令,也没有怒气冲冲,我只是温柔地对六六说,这个很危险哟!不啰嗦,不说教,平静地陈述事实。这个时候,六六也会配合我,停止挣扎和反抗。
第四点,从战争中退出来
权力之争永远是两个人的事情。如果没有你争就不会有我抢了。退出战争,一个人也无法进行到底。权力之争也就没有意义了。
“让他的风,无帆可吹。”
就是今晚,带六六去超市,买完东西后,六六还想去步行街玩,天已晚,得回家了。六六头也不回地往步行街走。我和他说,六六,拜拜,妈妈和爸爸回家了。我就径直走了。由于很少和六六进行权力之争,他也是个情商特别高的宝宝,没太多挣扎,就奔向回家的路,妈妈蹲下来,依旧敞开她温暖的双臂迎接他的“浪子回头”。
《孩子:挑战》一书中提出了“卫生间方法”。书中说,“习惯上,卫生间是家里最私密的地方,是一个撤出冲突的绝佳之地。”
如果碰到冲突,先找个地方冷静一下,或者直接从冲突中撤退,孩子不久后也会放弃冲突而选择合作了。但是要记住,你只是暂时退出,并不是抛弃孩子,暂时的退出是为了彼此的爱。
最后,借用纪伯伦的诗句,告诉自己:
你可以给与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参考文献:《孩子:挑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