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连载:《闲话三国》(1261)

作者: 文生修道 | 来源:发表于2025-02-14 14:52 被阅读0次
第110回:张永年校场骂曹贼       曹阿瞒客栈逐贤士(04)

      张松见他举止大方,谈吐文雅,不象个坏人。心想,他是贩卖珠宝的大商家,不在乎这么几个小钱。做生意的人总是要找些当官的说话,弄个靠山。我虽然官卑职小,但毕竟也算是个官。他们这种人,一生一世浪迹江湖,知道我是西川人,先和我来结交。以后他进川经商就有个熟人了。

      张松见他一片诚意相邀,又想,人家如此殷勤,我再推来让去,就显得没器量了。反正今日吃他的,明天我来请他的客。

      张松想到这里,便与这个商人对面坐定,你请我请地吃起来了。两人边吃边讲,十分投机。这商人说:“闻得大夫乃是西川人氏?”

      “是啊,请问仁兄祖籍哪里?”

      “在下乃荆州人氏。”

      刘备一向吃败仗,人家也并不把他当作顶天立地的大人物看待,只是知道有这么个人。近年来,刘备一反常态,屡获大胜,从不满百计壮大到数十万人马。尤其赤壁之战以后,刘备的名字从此响亮了起来。由此,荆州也就成了刘备的同名词,提到荆州自然而然地会想起刘备来。

      张松听说他是荆州人氏,顿然心头紧张起来。

      暗想;我怎么能这么糊涂呢?西蜀之地是汉室的天地,刘家的基业。刘璋昏庸,这是蜀中百姓的不幸,我应该把地理图本献给刘备。这样,汉室才能兴,我张松也可留一个美名于世。我怎么可以把刘家的家产去白白地送给曹操呢?

      曹操以天下为敌,独操朝政,险恶之心,路人皆知,我送图本给他,岂不成了忠奸不分,卖国求荣的人了?虽然我自己明白,我送图本并不是为了高官厚禄,而是从汉室利益上考虑,使百姓重见天日,换一个明君。但没有想到,西蜀归属了曹操,并不为刘家所有,却越发滋助了曹操的狼子野心,既不能投一个仁义明君,又枉送了汉高祖刘邦的四百年天下。这是何等危险的事情啊!

      幸得曹操还未知道我的来意,且喜避免了一场大祸;倘若他这时已经醒悟,那我也决不献图!宁可死在皇城,也不能泄露图本。

      但刘备有了这许多人马,不知有没有进川的打算?既然这位商人是从荆州来的,倒不如向他打听一下荆州的近况,以此来抉择是否将图本献给刘备。

      张松一场虚惊后,渐渐冷静下来,呷了一口酒,问道:“仁兄,张松闻得荆州之主乃是皇叔刘备?”

      “是啊,我家刘皇叔一向体恤民情,爱民如子,无不称他是个仁义待人的有德明君。”

      张松想,这句话不算过分,我在西川也常常听得这种赞誉。这个商人在此皇城之中,居然当着我这个陌生人肯讲刘备的好话,可想而知,刘备必定是-个明君。

      又问道:“刘皇叔坐镇荆州以来,九郡安靖,未知作何良图?”

      “在下以商为本,素不打听兵家之事,无可奉告。只是常闻道,皇叔数愿皆如,唯有一事甚是为难。”

      张松想,虽然他是个生意人,四处奔走,但毕竟结交的朋友比较多,比我要消息灵通些,刘备有什么心事总归可以有所听闻,倒不如再打听一下。问道:“未知皇叔有何为难之事?”

      “在下常闻道:荆州虽好,可惜四面受敌。东要防孙权,北要拒曹操。为此,皇叔常要取一处太平之地,以为终身之计,可一时哪来这么个好去处?张大夫,我等子民百姓以食为天,实是爱莫能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评书连载:《闲话三国》(126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mjfp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