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培新小学 张燕
新课程标准各学科培育的核心素养
学科立场(学科本位论的体现 以学科为本)
育人立场(儿童本位论的体现 以人为本)
课程观的根本变革。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
从学的角度:学什么,怎么学,学的怎么样?
从教的角度:用什么培养人,怎么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
理念前进一小步,实践前进一大步。
导学——预学——研学——延学——
我们只有努力让“学”走在教的前面,师生都有备而来,才能为学生进一步深度的学习提供驱动力,促进课程目标的整体达成。
各学科老师都应该找到知识的“一致性”。归根结底都是研究观察--思考--表达 这样看这三个大问题。
相应的各学科间的“不一致”、也就是学科“特性”、恰恰是教师专业化素养的体现。
语文教学其实也应该尝试把学习主题“放到桌面上”。
教师心中有数不断向上,学生的学习也就能够水到渠成了。
在语文教学中,我也可以试着通过培养学生“用语文眼光观察世界,用语文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文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方式,聚焦语文核心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
以学定教的实施途径:
学什么?突出少而精;怎么学?突出实践性;学的怎么样?突出评价。
1.学什么?从想得到的美丽,到走的到的景点——建构大单元。

2.怎么学?从强调教师的教,到突出学生的学——践行活动观
思考:
学习真正发生的标志是什么?
学习的发生以什么来承载?
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是什么?
如何评估学习效果?
——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需要通过怎么的场域,以什么为载体以及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
3.学的怎么样?以“能做什么”来体验“学到什么”——落实教学评
结束语
当然育人无止境,教育无尽头,因为新时代,对于人才培养是不断更新的,我们深知教育本身就是关乎 “变”的事业,我们会不断探索,迭代更新,从学科立场大步向教育立场迈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