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每当做错事,被大人责骂,就想着以后做了妈妈,一定不会打骂孩子。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嘛,非得打骂才行啊!
自从有了孩子以来,就立志做个好妈妈,希望被孩子喜欢,被孩子尊重,成为孩子的榜样。
也在努力学习着,但是生活艰难,很多时候不得不为了生活放弃很多,烦的有时候也顾不上孩子。当然孩子在调皮捣蛋时,也免不了责罚他们。
有一天,上二年级的闺女放学回家,跟我说学了两个词语,暴躁和温和。
用这两个词语造句就是:爸爸脾气很温和!妈妈脾气很暴躁!
听了之后心里很酸,原来在她心里我是这样的妈妈啊!原来我也成为小时候自己最讨厌的人了。
那你举个例子说明,爸爸是怎么温和的,妈妈又是怎么暴躁的。我心里还抱有侥幸心理,可能她是随口说的并不真正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吧。
她玩弄着手里的芭比娃娃头也不抬的说着:你每次都是对我大吼大叫,还经常打我,脾气就是暴躁。
爸爸从来不会打我,说话也不会大吼大叫,我喜欢什么就会给我买。
天哪!让爸爸来天天围着你们俩转,给你们辅导作业,被老师训话,这样我也能是个温和的妈妈了。
俩个孩子相差一岁半,即使什么东西都是准备两份,也得打的不可开交。一天到晚,不是姐姐来告状,说弟弟拿她东西不还她。就是弟弟来告状,姐姐碰了他一下。玩具书本扔的满地都是,跟着他们后面收拾都收拾不干净。
这些都好说,特别一到写作业的时候,家里更是鸡飞狗跳的,因为一块橡皮,一支铅笔都能打的让家里翻天。
整天面对这些操心事脾气能温和才怪。
可和俩孩子说这些也起不到多大作用,在他们心里,妈妈发起脾气很吓人,喜欢和爸爸在一起。
特别是随着他俩年领越来越大,这种迹象就越明显。过年期间爸爸从外地回来,两个孩子经常对爸爸嘘寒问暖,吃东西,做什么事都优先想到爸爸。做游戏玩玩具,只需要爸爸陪着,一刻也离不开爸爸。我在不在不重要。
我还不能说一句爸爸不好的话,说出来俩个孩子一起对付我。搞得我好像是外来侵略者。
于是我不得不反思,认识到错误就要学会改变,首先一定要控制住脾气,好好说话。
也和孩子约定好,他们每天做好他们该做的事,好好吃饭,完成每天学习任务。
我就负责不发脾气,闺女说这好办,我身体里有脾气怪,每次发脾气就会出来,只要我感觉脾气怪要出来了,就站着别动也别说话,脾气怪就不出来了,时间长,脾气怪就离开我身体里了。
这个方法不错,那我就试试吧!
自从闺女上了小学,学到的知识越多,越会diss我,看来我也要不停的奔跑啊!
往后余生,一定要学着做个温暖的妈妈,少发脾气,好好和孩子沟通,有时候孩子比我们大人想法都多。
趁现在孩子还小,还来得及补救,等孩子越来越大,要离开父母了,那就是一辈子的遗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