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加入兴成长计划的课程学习,我也完成了从兴成长到心成长的蜕变。每次的课程内容都直击心灵,许多的案例让人动容,让我们开拓了视野、反思了自身、创新了思维。
刚开始加入互加计划时,我还觉得这些信息化教学方法对于我们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说非常寻常普通,我们早就“玩熟了”。但是随着每周的课程更新,我惊叹于互联网给教育事业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叹于每一位扎根乡村基层教育的老师的辛勤付出、感动于欣喜赶上信息化浪潮为他们助航的孩子们。每周观看完课程后,我都会小结一下它的亮点,若是遇上与我教学中类似的案例或问题,我又会对比一下彼此的不同点,得出老师们“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切入点。再就是结合着各位学员的精彩打卡日记,我饥渴地汲取着养分、不断地反思,对照自己之前的教学案例寻找着改进的方法。
兴成长计划课程颠覆了我对互联网加课堂教学的认知,至少带给我以下几点启示,让我在即将到来的学期里有了明确的改进方向:
1、这几年我们不断尝试使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来整合课程资源,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互加计划课程让我意识到互联网加课堂教学不单单是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如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将网络上优质的教学资源设计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如何设计教学环节、把控课堂节奏,这些才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地方。例如:在影视后期制作课程中,教师在网上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的慕课视频,但是我们必须根据实际学情进行处理后再分享给学生。有时教师把它作为课前导学视频教程,有时又把它分成几部分剪辑进自己制作的微课视频中用在课中教师讲解演示环节或是课后拓展环节,最大化开发它的价值来确保教学效果。同时,还能和学生们分享一些自己处理视频素材的心得,来延伸相关的专业知识,随时随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2、现在有了迅速便捷的网络交流平台,人手一台电脑,让信息的实时交流成为可能。尤其是近年非常流行的“雨课堂”、“蓝墨云班课”等在线教学软件的广泛运用,让学生的发言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一个一个举手发言,而是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让所有学生的想法都能得到及时的表达。但是有时也会出现问题,例如:“雨课堂”中学生在互评作业时可以开启弹幕来及时表达自己的意见,有时老师们看看一条条弹幕从眼前呼啸而过,自己的嘴始终快不过脑子,无法针对每条弹幕进行评论,无法有效做到真正面向全体,双向互动。教师如何有效采集课中反馈数据来进行学习评价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互联网+课堂教学模式还要求教师善于运用实时互动的教学方法、学会运用参与式的教学模式、拥有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评价能力。那么,就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学生要积极主动地思考、实践;教师要能快速采集处理生成性数据,迅速小结共性和个性问题、判断学生的进度,并及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这样一来,知识的传递和交流才能是双向的,在多次精神碰撞后达成的认知的共识。



3、如何培养学生在互联网大环境下的网络安全意识,这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在不懈努力的事情。兴成长课程中的生命体验教育、爱的体验教育是非常棒的思路,再加上暑假热播的《亲爱的、热爱的》,里面的网络安全大赛让学生十分感兴趣。我们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老师受到启发,正准备在新学期给学生一次别开生面的网络安全体验课,让学生切身体会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最后,我们要感谢每一位在课程背后默默付出、为每一节课打磨许久的讲师及助教老师,是你们协助互加计划的工作人员撑起了这个让全国资源实时共享、缩短城乡之间教育差距的伟大梦想,让这个暑假变得绚丽多彩,点亮了夜空中的每颗星,引领我们走向属于自己的传奇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