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善于把握机会和创造机会,天下大乱之际,一介书生独创湘军,统率群雄。对抗太平天国,屡战屡败,甚至两次投江自尽,多次深陷绝境。
蛰居老家两年,他反思自我,最终大悔大悟。重新出山后,为人处世脱胎换骨,不仅清除了政治敌人,而且以“结硬寨、打呆仗”战胜了军事宿敌太平天国,位极人臣。」
——张宏杰《曾国藩传》
湘军建立
咸丰元年(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组织起事,发动对满清朝廷的武力对抗,建国号“太平天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
当时,清王朝的军事力量主要依靠传统的八旗兵和绿营兵,在面对太平军强大的攻势时,表现出了明显不足。
八旗制度下,旗内的青壮男丁负责打仗,女人管家务,全民由旗内供养,所需物资主要靠征战缴获。在奴隶制社会基础上建立的八旗兵,曾是清朝平定天下大乱的强悍军队,擅长骑射,装备有战马、云梯、大刀、盔甲、弓箭、佩刀、鸟枪、红衣大炮等,分为京营和驻防两部分,人数相当。
随着战争的结束,和平时期八旗兵不能再依靠掠物谋生致富,朝廷便用国家税收承包了八旗的全部生活。
按照当时的制度,八旗兵除了当兵不允许从事其他事业,父老子继,不少八旗子弟从出生就拥有兵籍或官衔,全家上下都被朝廷供养着。
“旗人的生活好像除了吃汉人所供给的米,与花汉人供献的银子外,整天整月的都消磨在生活的艺术中。”原本是为了让八旗兵无后顾之忧冲杀战场的“寄生制度”,却成了八旗兵腐朽无用的直接原因。
养尊处优的八旗兵们,甚至花钱聘请闲散人替自己出操排练。
图源网络2绿营兵是为了弥补八旗兵的不足、加强对领土的有效统治,清政府招降明军、招募汉人组织的军队,是清朝常备兵之一,曾在平定三藩和准葛尔、征讨大小金川及乾隆中叶前的历次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人数远超八旗兵。
绿营兵多为步兵,其次是马兵与水兵,常用武器有刀、枪、矛、箭等冷兵器和鸟枪、铳枪、大炮等热兵器,但兵器装备和待遇远不如八旗兵。
但到了后期,绿营兵的战斗力近乎为零,“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
图源网络3为了对抗太平军,咸丰帝不得不着手改革绿营兵,淘汰老弱,挑选精壮;扩大火器装备,加强军事操练,希望能够挽救朝廷出困局。但结果却是一败再败。
自此,朝廷彻底打消用绿营兵应对太平军的念头,重推曾国藩组建的湘军。
在组建湘军之前,曾国藩没有任何军事经验,朝廷给曾国藩的命令也是“帮办团练”,由全国各个地方组建地方武装力量,用汉人镇压汉人。但是,这样的民兵组织如何对付统一指挥、兵多将广的太平军呢?
曾国藩意识到,只有创办一支有足够规模的兵团才能与太平军对抗。
说干就干,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以办团练为名,把湖南地方上的小规模团练抽调到省城,发放军饷让他们脱离生产专注于打仗,将人力、物力和财力整合到一起,一支正规军正式组建起来,称为“湘勇”。
图源网络4组建湘军遇到的第一道难题是,饷银和购买洋炮和制械的银子从何而来?
曾国藩开始思考筹资事宜,不乏一些非常手段:让富豪带头捐款,挨家挨户强征摊派;在长沙设置“审查局”,严打治安,获得资金;创建水师项目获得官家直接投资;在管辖地常态化收取过路费/过桥费,征收厘金;卖官卖文凭,向咸丰帝求了几千张清朝最高学历“监生”的文凭和虚衔官职的空白任命状,明码标价出售……就这样,曾国藩组建了一支人数高达1.7万、装备有几百门洋炮的湘军。
后来,厘金征收制度凭借着持久稳定的特点,推广至全国,成为湘军军费的主要来源。
图源网络5十一年的湘军VS太平军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派兵北上,威胁清廷。
曾国藩奉命组建水师,加强长江防务。湘军与太平军在湘潭等地交战,打响对抗太平军的第一仗,并取得初步胜利。
咸丰四年(1854年),曾国藩率领水陆大军17000人,大小船舰240艘,从湖南出发,沿长江东下,目标直指太平天国控制区。
曾国藩的水陆大军在岳州遭遇太平军,尽管湘军在陆地上取得了胜利,但在水战中,由于太平军的水上作战经验丰富,而湘军水师刚刚成立、缺乏实战经验,导致湘军在岳州附近水域遭受重创。岳州失利后,曾国藩调整策略继续东进,却在靖港水战中被太平军偷袭,损失惨重。
面对岳州战事和靖港水战连续失败,曾国藩愤而投水自尽,幸而被幕僚所救。
图源网络6同年七月,曾国藩重整水陆各军,出师攻陷岳州,攻克城陵矶;十月取武昌、汉阳;十二月攻陷田家镇,进围九江。
咸丰五年(1855年),曾国藩领导的湘军在于太平天国交战时遭受了严重损失,曾国藩本人也险些丧命。
起初,曾国藩计划通过攻取湖口切断太平军在长江上的补给线,进而孤立九江,这是太平天国在长江中游的重要据点。
但太平军方面采取巧妙战术,利用鄱阳湖复杂的水道和地形,设伏并引诱湘军水师进入狭窄水道,然后使用火攻,100余艘湘军战舰被太平军烧毁。
混战中,曾国藩乘坐的船也被太平军击中并点燃,曾国藩跳船得以逃生。
遭受重创之后,曾国藩没有放弃,在九江和湖口地区重新集结兵力,继续与太平军进行拉锯战,试图夺取失去的领土和影响力。
咸丰六年(1856年),太平军石达开率领大军进攻江西,意图消灭曾国藩的湘军主力,将曾国藩围困在南昌城中。
当时,曾国藩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势:外部有太平军的重重包围,内部缺乏粮草和援军,且曾国藩与当地官员之间的关系紧张,难以获取当地支持。
意料之外的是,太平天国内部发生了著名的内斗事件——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欲逼迫天王洪秀全让位,内部矛盾激化。得知此事后,石达开从江西调兵返回天京,包围南昌的太平军力量骤减,曾国藩方才解困。
南昌事件为曾国藩提供了喘息之机,他得以重新组织力量。而太平军内部凝聚力严重受损,也成为其走向衰落的重要转折点。
咸丰七年(1857年),曾国藩父亲去世,按照中国传统孝道,他理应回家守丧三年。考虑到曾国藩在前线对抗太平军,咸丰帝起初并未批准曾国藩对于终制的请求;后曾国藩再次请求,咸丰帝终允许他回家守丧。
曾国藩的离任对当时的战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湘军失去了直接领导人,太平军的威胁仍然存在。
咸丰八年(1858年),太平天国的军事行动并未停止,反而在东南沿海地区扩张势力,尤其是福建和浙江一带,形势日益严峻。
鉴于东南沿海的紧急情况,咸丰帝下旨“借孝”起用曾国藩,任命他为浙江军务督办,负责协调和指挥浙江、福建地区的军事防御和反攻。
图源网络7曾国藩调动湘军及地方武装,向福建增派援军,与当地的清军配合,共同抵御太平军的进攻。最为著名的是三河镇之战,李续宾所部五千余精锐被围歼,湘军再次受到重创。
但整体来看,在曾国藩的此次带领下,湘军逐步稳固了浙江和福建的防线,有效遏制了太平军的进一步扩张,为后续的反攻奠定了基础。
咸丰九年(1859年),湘军与太平军围绕安庆展开激烈争夺。
年初,湘军形成了对安庆的包围圈,陆军逼近安庆城下,水师则封锁了长江水路,经过几次试探性的攻击,摸清了太平军的布防情况和防御能力。
曾国藩采取“结硬寨、打呆仗”的策略,在安庆城外建立坚固的营垒,形成环城防线,对安庆实施长期围困,并不急于强攻。湘军水陆两军同时行动,彻底切断了安庆与外界的联系,城内的太平军无法获得补给,陷入缺粮少弹的困境。
湘军逐渐占据优势。
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多次试图从外部打破湘军对安庆的包围,试图派军救援安庆,但均被湘军击退。随着围困时间的延长,安庆城内太平军的粮食和弹药耗尽,士气低落,城防逐渐松懈。
与此同时,太平军在忠王李秀成的率领下,摧毁了湘军的江南大营,直扑两江总督何桂清的驻节之地常州。面对太平军的强大攻势,何桂清在幕僚的劝说下,放弃常州撤往上海,导致苏州、常州失陷。
清廷意识到局势的严重性,命令曾国藩赶赴江苏,并加赏其兵部尚书衔,署两江总督,赋予其重振江南防务、阻止太平军进一步扩张的重任。
咸丰十一年(1861年),在长达两年的围困后,湘军终于攻陷安庆,切断了太平天国与上游地区的联系。安庆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在长江中游防御体系的崩溃,湘军自此掌握了长江中下游的控制权。
安庆陷落之后,湘军继续沿长江东进,步步紧逼天京。
同治元年(1862年),湘军与太平军在苏浙交界地带展开激烈交火,湘军依靠强大的火力和严密的阵型,对太平军造成了一定的压制。
随后的四十多天里,湘军持续占据上风,迫使太平军撤退。太平军在此次战役中损失惨重,不仅在人员伤亡上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更重要的是,其在江南地区的防御体系被严重削弱。
同治三年(1864年),湘军在曾国藩的指挥下,对天京实施了严密的围困,切断了太平天国的物资补给线,使其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期间,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病逝,太平军的士气遭受了重大打击。
湘军突破城墙,与太平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成功攻破天京。
至此,太平天国运动正式终结。
曾国藩领导湘军从无到有,凭借着以静制动、自固为本的作战原则,终究是迎来了胜利。期间,他清晰认识到建立有战斗力的军队的重要性,并主动请缨;他多方筹谋,为湘军作战寻求强有力的经济保障;他善用人才,军事、战略、财政等方面识人用人;他重视军队建设,作战上因势利导,在一步步的摸索中总结规律,不断迭代与创新,文化上以孔孟之道的“杀身成仁,舍身取道”来激励大家,甚至还编写了爱民歌在军内传唱……
图源网络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