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刑法是道德伦理的最低要求
刑法是为了保护什么而存在的呢?
一直以来有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
一种认为刑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一定的伦理秩序,叫做规范违反说。也就是,犯罪是违反了伦理规定,因为行为本身就是错误的,所以要对它惩罚。
另一种观点认为,犯罪是对法律要保护的利益的侵犯,惩罚是为了保护法律利益,叫做法益侵犯说。
虽然两种观点,争锋相对,但在大多数案件里,两种观点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
法律与正义
行为公平就像比赛规则一样。
想象你在比赛中,规则必须清晰,每个人都要受到公平的对待。在法律中,行为公平是关于审判过程的,就像比赛的规则。这意味着审判必须透明、公正,所有人都有权进行辩护和表达意见。
无论你是被告还是控告方,法律程序都应该对待每个人一样,没有特殊待遇。
结果公平关注的是比赛结束后的结果是否公正。
想象你参加比赛,最终的分数或奖励应该与你的表现相匹配。在法律中,结果公平是关于判决是否合理的。这意味着判决不仅要符合法律,还要考虑到情况的独特性。
判决的结果应该公平地对待罪行的严重程度,同时也要尊重每个人的个人情况。
行为公平和结果公平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比赛规则有问题,结果可能会出现问题。同样,如果法律程序不公平,判决结果可能会有偏差。这两者没有什么绝对的对错,保障行为公平和结果公平都是非常重要的。
入罪与出罪
入罪在层面上必须考虑行为上触犯了法益,比如偷东西或者伤害了别人,被法律认定为犯了罪,就会面临相应的法律后果,比如被判刑或罚款。
而出罪要考虑伦理道德上的需要,举个例子,有些行为可能会损害他人的利益,但并不一定被法律界定为犯罪。比如,正当防卫。
法律只是一种平衡的艺术
法律就像是一条绳子,要在不同的事情和利益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在制定法律时,要考虑到保护人们的权利,同时也要维护社会的稳定。
行为正义和结果正义的争论没有结果,也不需要非得出结果。找到平衡点,确保法律能够在不同情况下都能够起到公平和有效的作用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