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的底裤被扒得精光
这次浙江高考满分作文事件沸沸扬扬,高考嘛,牵动每个人的心,作文对于我们的语文教育又是最好的试金石,自然引起强烈关注和反响。网上一搜,有很多高质量的意见,我本不想谈这些,太花时间,可是最近看到一个特级教师大夸该文,觉得真有必要简单说一说。
首先这个特级教师不懂哲学,拍脑袋,这是毫无疑问的。不堪一驳,我们直接看作文原文,仅仅谈开篇几句。
作文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
海德格尔批判现代社会,且并非第一人。他怎么会成为他批判的对象的发端(“嚆矢”)?这是网友说的,我赞同。
批判现代社会可以追溯到卢梭,康德,比海德格尔早一百多年,且动静很大。
作文
“倘若我们在对过往借韦伯之言‘祓魅’后,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进行‘赋魅’,那么在丢失外界预期的同时,未尝也不是丢了自我。’”
网友说:
“祓魅”指什么?猜测此处应为“祛魅”的误写。韦伯所说的“祛魅”意为现代科学知识使世界去神秘化,而宗教的影响力下降的过程。也说的很对。
我补充一下:海德格尔首先没有说过那句话,任何地方都查不到,姑且宽容一点,看做作者记忆有误。其次,这句话的意思到底对不对呢?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和下文是否有条理上的对应?
这句话出自陈嘉映的一本书,说的是陈教授理解的海德格尔,他认为海德格尔认为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础开始崩溃,因为尼采说过“上帝死了”,意思是人们对道德的基础产生了怀疑,虚无主义是西方形而上学的必然结果(海德格尔的意思)。
那么这句话和后文的“树上的生活”——追求自己的生活,有什么直接联系呢?道德是生活的一个方面,不是全部,“树上的生活”并不解决虚无主义,也不是卡尔维诺所要表达的。卡尔维诺只是表现冲破束缚独立寻求生活意义的精神状态。
所以前后两句话是不关联的,混乱的表达。
注意,西方说的“实践”,包括陈佳映说的实践,意思都是指道德实践,在康德那里道德就叫实践,他的道德形而上学论著就叫《实践理性批判》。
小结:不是要谈学术,作文就是作文。也不是说评审专家是否有猫腻,这事件中是否有买卖,那是调查组要做的事。
我想说的是,一个胡编乱造的作文,如果不是作者背诵了某种范文而投机取巧,那么这样的作者就是太过聪明而被聪明误。而所谓评审专家和特级教师就是糊涂虫,假如他们不是为了捍卫自己的遮羞布的话。这个遮羞布有两层,一个是他自己的,一个是语文教育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