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关以西,包括我国新疆和原属我国的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中亚西亚的一部分,古代称为西域。这里有沙漠,有高山。
我国古代对西域的认识模糊不清,首先打破这种认识的混沌状态,也叫凿破混沌或凿空,是西汉的张骞。
张骞,汉中成固人,今陕西成固县人,从小喜欢阅读地理书,穆天子传,山海经,西方的壮丽山河吸引了他,他立志探索西域。
当时北方的匈奴南下入侵西汉,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击匈奴。他们的征途上有沙漠,暴风雪,高山,道路艰难坎坷,被匈奴俘虏。匈奴单于得知张骞出使大月氏,有意挫伤他的意志,把他和同伴分散做奴隶。
从此张骞过着悲惨的奴隶生活,给匈奴放牧牛羊。由于逐草放牧,他走遍了匈奴草原,和匈奴劳动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有一年隆冬,他的脚冻肿了,老牧民用羊毛给他包脚取暖。盛夏时节,他骑马摔伤,老牧民把他背会毡房,采草药给他治病。单于把老牧民的女儿嫁给他,建立家庭,来泯灭他的思汉之心和探索西域之志。过了一年,他们有了一个男孩。岁月匆匆,张骞被俘虏十年,他志向未改,乘机找回同伴,避开匈奴,专走沙窝和偏僻小路,继续西行。黄沙漫天,没有水,大家对能否到达大月氏失去信心。他说,我们要像胡杨树自一样,不怕干渴,不畏冰霜,枝干挺拔,永远向上,坚持就会胜利到达。他们过了盐泽罗布泊,翻越帕米尔高山,到达大宛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后到达大月氏,今阿富汗境内。他们饱尝艰辛,历尽险阻,用了十一年才时间到达目的地。大月氏拒绝出兵匈奴,但他带回了西域各国的情况。
第二次出使西域在公元前119年,与西域互换物产,建立联系,开辟中亚西亚欧洲的商路。这条路从长安起,沿河西走廊和塔里木盆地,翻越帕米尔高原,经过中亚,直达地中海沿岸。这条全长七千多公里的商路,以传播中国出产的丝绸著称,被誉为丝绸之路。
丝绸,它的彩色像鲜花一样美丽,它的质料像蛛丝一样纤细。
中国的丝绸,铁器,陶器,铜镜,纸和文具,还有炼钢术,凿井术等传入西域。
西域的苜蓿草,葡萄,石榴,核桃,黄瓜,胡葱,芝麻,蚕豆等传入了中国。
张骞那种为了探索西域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精神,仍值得我们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