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夜与故人偶集
【唐】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蛩。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戴叔伦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熟)人,祖、父两代都是隐士。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戴叔伦也有心性淡泊、守志田园的一面。少年时,是著名学者萧颖士的出色弟子。青年时期,他的家人亲族为躲避永王兵乱,逃难到江西。人地两疏,生计艰难,他与兄长不得不选择了与祖、父不同的道路,谋求仕途。大历元年(766年),戴叔伦在户部尚书充诸道盐铁使刘晏幕下任职,其后在刘晏的推荐下任地方官,辗转多地,宦海漂泊。一直到贞元五年(789年)四月,他辞官归隐,可惜六月客死返乡途中。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个夜晚与故人偶然重逢所作。诗人称为客夜,相对于江南的故乡,仕宦之地都属于客途了。
与古人相逢是个秋天,秋天可以是金风送爽的高阔之秋,也可能是衰颓寂寥的肃杀之秋。属于戴叔伦和故友的这个夜晚,“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蛩”,阵阵寒凉的秋风吹得树枝不时摇晃,惊扰了栖息在上面睡眠的鸟鹊;披着寒露的草丛里,不住地传来去日无多的秋虫的哀鸣。无疑,这是个凄冷苦涩之秋。
这个夜晚又逢满月。明月皎洁,在两个都在客途的羁旅之人心里,愈发唤起故土之思、亲人之思。
明月之夜,必定哪里都是清辉一片,而诗人眼里,却是“城阙夜千重”。城池宫阙层层叠叠无尽伸展,夜色沉沉,无边无际。戴叔伦此时应该在长安为官。这个夜晚,长安城的巍峨宏阔更衬托出在这里谋生的异乡人的孤单微小。连这里的夜,都是那么深广厚重、寂寞绵长。
颔联写故人偶遇之喜。在这夜相遇,两个人畅谈过往,情绪高涨,仿佛昔年在江南家乡聚会那样。这种愉快,在某一瞬间,让诗人生起了不真实的感觉,眼前的一切是真的吗?不会是在梦里吧?是在梦里的遇见?这种人太高兴时的担忧与害怕,也是正常的一种心理状态,是悲喜交加的一种证明。
在肃杀之秋,在繁华之都,在凄楚之夜,偶遇故人,两个羁旅在途的人都有无穷的话要说,昔日事,今日事,亲交故人,乐事,愁事,那些艰难不能为人道之事,今夜,都可以痛痛快快地说一场了。今夜得到合适的人,也可以痛痛快快地喝一场,大醉也无妨。
诗人很想挽留故友,可惜人生没有不散的筵席,到了晨钟敲响的时候,故人就要离开,不知何年能够再见。唉,真不想听到晓钟之声啊。诗以叹息的抒情做结,余音袅袅,撩人肺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