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中,过河拆桥可谓大忌,甚至在我的“交往关系禁忌榜”中荣登第二;十几年的读书杂谈概论被我总结为这四个字,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不尽理”,这几乎总结了作为作者行文的困难,一本书的内容总要比写那部书的人的话少,他所说的话更是远远少于他的思想,而他的思想(意)一定带有主观的认识和判断,也就和客观的事物道理(理)总有一定差距。对于“书不尽言”倒是有办法克服,笔墨纸张都很便宜,只要他/不怕啰嗦,那也不是了不起的事。
可是“言不尽意”那种困难,就很难克服了。因为语言总离不了概念,概念对于具体事物来说,总不会完全合适,不过是一个大概轮廓而已。尤其是一些个人主观意愿非常强烈或是宏观人文的定义,这是无论怎么啰嗦也完全表达不完整的,“言不尽意”的困难就在于此。
总听人说,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都是说要在文字之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也就是“知其意”。司马迁说过:“好学深思之士,心知其意。”意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但有些是语言文字所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如果仅只局限于语言文字,死抓住语言文字不放,那就成为死读书了。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以后,最好扔了拐棍。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
第三点,也是最困难的一点:理和意既然有主观客观之分,意和理就不可能完全相合。意是著书的人的主观的认识和判断,也就是客观的道理在他的主观上的反映。人总是人,不是全知全能。他的主观上的反映、体会和判断,和客观的道理总要有一定的差距,有或大或小的错误。
所以读书仅至“得其意”还不行,还要“明其理”。如果能做到“明其理”了,就有自己的意。我的“意”当然也是主观的,不完全合乎客观的理。但我可以把我的意和前人的意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这就可能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意。而这个“意”是独属于我的,我就可以用它处理事物,解决问题。
冯友兰先生曾总结过读书四大要点: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后三点我们都已经进行了讨论,而第一点,是我比较模糊的一个问题,倒不是囫囵吞枣乱读一通,而是精力有限,喜欢读的书太多,分类又比较庞杂,只能先读读各大学科分类里最经典、推荐度最高的书;这其实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杂而不精,很难深入细致的研究。“取舍”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而我还没有修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