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忙结束了一天工作的我,回到家,发现冷锅冷灶,一切都停停当当地静默在那里,猛然想起自己加班,家人都回乡下过周末兼避暑去了。来不及煮什么吃的,去外头吃一样时间吃紧,于是,草草啃了个中午煮好的冷玉米棒,便拎起包重新冲出了家门,去赴晚上七点整之约。
迎接我们的是一名中年女人,大概就是今日为我们家访提供场地的女主人了,她四十开外的年纪,带着眼镜,身着T恤式棉质连衣裙,趿着拖鞋,未施粉黛,很适合家居的休闲装扮,不算美丽但很觉得一切还算得体。凭感觉,这不是一个全职家庭主妇,但也无须为讨生活而终日劳作不休,大概是坐办公室的,是一个安稳踏实的体制内上班族。如此想着,便被男女主人迎了进去。主人热情但不至于庄重得让人手足无措,这样挺好。
该学生家,不是现在大多数小区家庭那般局促的套房,而是自建式的论直的房子,用土话说就是“有天有地”,所以住着也是自在宽敞。进得门来便是客厅,客厅中是旋转着通往另一个天地的楼梯。在一番简单的定夺后,宾主共同决定今晚的家访在客厅里侧的茶室进行。进入茶室,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张红木大茶几以及陈列其上的茶具,这些在某种程度上招摇着主人家追逐风雅的喜好和一定的地位;因为在我们这个小县城,有条件专门在家里辟一茶室常常自饮自酌的家庭还是不多的。
考虑周全的班主任为了增进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便于老师集中进行家访,将另外四个家庭的家长一起约到今天这个家庭中,所以除了今晚直接到访的这个家庭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其状况,其他家庭,我们只得通过交谈来大概判断。现时,离约定时间还有几分钟,除了一名家长差不多早我们一点点到达,其他还未出现。那名先到的家长兀自坐在茶室的一角静静地等,看到我们后点头微笑,同样的合乎礼仪,没有让我们感到慌乱不安。陆续地另有两名家长也到来,只差一人未到。
众人落座,男主开始沏茶,用了讲究的茶具,和一种叫做金骏眉的上好茶叶,我有恐于吃茶会加剧失眠便改喝白开水,因而没能亲身体悟茶水的魅力。随后女主端上了说是自采的蓝莓和樱桃,色泽形状都甚为讨喜,但刚啃过玉米棒,没有饥饿感,便也没有吃食欲望,更何况在他人家里即便饥肠辘辘,也是不能失礼到胡吃海喝的地步的。出于对女主的恭敬,我象征性地吃了个樱桃便重新安坐在自己原先所选、靠近角落的位置。因为在这里我可以无障碍地欣赏房内的每一个人和有可能进来的人。
与曾经去过的数次家访不同,我摒弃了那种走过场完成任务的心态,突然想要去看看那些坐在同一个教室里,个性鲜明、脾性迥异、喜好全然不同的孩子们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父母和家庭。这个突发奇想让我激动不已,甚至十分期待这次家访活动的尽快到来。带着某种想要验证预言的喜不自胜,我坐在角落里观察每个在场者的言谈举止。与自己在前往赴约前的自我约定一般,除了必要的询问,我尽量不发表任何见解,仿佛置身事外一般,客观冷静地作壁上观。把自己所看到和听到的以及由此而想到的,做一个尽可能如实地描述。
此次家访涉及到五个家庭以及来自这五个家庭的孩子(不过孩子们未出场),在此之前我对这些孩子的家庭、他们的父母都一无所知。
第一个家庭就是我们所拜访的这一家。该家孩子是个男生,在学校,他没有太多积极主动的“奋斗”之举,更不会逼迫自己“誓死”去拿下好成绩考上好大学,有点淡定和无所谓,但又不至于傲慢或者消极到不把学习当回事儿;目测是一个性格外向、生性平和,开朗合群的孩子,总之,他身体心理都给人阳光健康的印象,就是学业上不那么上心。观其父母,举止话语中也是从容自若,听者可以感受到其家庭中的民主氛围,孩子能够与父母有较好地沟通交流,父母也不对孩子过多施压,只是对我们表达了他们对孩子的期望是能够考上大学就好。家访结束后,从班主任那里得知,这是一个公务员家庭。
第二个家庭前来“接受家访”的是爸爸,从言语中判断其是一个小生意人,具体什么生意却没法从谈话中得知,但可以确定该家庭足以为孩子提供较为优越的经济条件。这位家长最早到达指定地点,时间观念极强也符合了其生意人标准;另外衣着上看也是极为讲究的一位,比起同龄的其他四名家长,显得年轻和有活力很多,岁月对他是极其厚爱的,仅仅从外观看,说该父亲只有三十出头也不为过的;从其口中得知,孩子读书这十几年的接送任务一概由他亲自承担,孩子妈妈没有上班或工作,较热衷于搓麻将。言语间是对女儿满满的宽容和宠爱,甚至直言自己对孩子的现状已经很满意,对她的学习也没有要求,只希望她可以开朗外向一点。这家孩子在学校是个较为文静的女孩子,成绩也是中等偏上,语文成绩较突出、特别是作文;其他科目较平;据其父亲反应,她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很宅,也不大喜欢与父母交流。这是一个商人家庭。
第三个家庭来者也是父亲,他是离我最近的一位家长。该父亲有些苍老,我甚至误以为他是孩子的爷爷,看上去是我父母的年纪,普通话非常的不标准,带着浓重的外地口音,声音有点尖但是很轻,家里还有一个更小的儿子。他说,自己对女儿一切都很满意,就是担心她在学校太省,不舍得花钱,不舍得给自己吃好一点,希望我可以代他劝劝女儿;他的眼眶里是隐忍后的泪花。我点着头,表示一定代为传达。这个女孩,是我很欣赏很喜欢的一个学生,她懂事、乖巧、上进,对自己的学习要求高到苛刻,从所谓的智商角度看不属于特别灵气的类型,却比班上任何孩子都勤奋。正因为她的执着,她的成绩也是班内位居前列的。但在她向上的后面我却看到了她的脆弱,记得学业水平考试的前几天,在一个傍晚,她独自来到办公室打电话向父母哭诉自己对于某门科目考试没有把握;当即我独自在办公室,停下手头的工作,安慰了一番那个泪流满面的孩子。当时,不解为何会为一个考试而如此焦心,今天家访后,我知道了在她身上有一种叫做“输不起”的心结。家庭的贫困,父母的辛劳,她全部都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转化成对自己的苛刻,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沉重的现状。这是一个典型的“离地”农民家庭。
似乎是为了我观察和对比“研究”的方便,随后出场的两位家长仍然是父亲们。
第四位父亲,笑容亲切而带几分喜感,至少,今晚他的笑容躲过其语言。在冒昧中,我们询问了其工作,他说自己是开工程车的,我不知道工程车司机这份工作在当下社会的收入状况。对于女儿应该是宠溺型教育为主,据说小姑娘六岁那年拿着200元钱就一定要将钱全部买成零食才肯罢休,即便大袋的零食小小的她是拎不动的。这个女孩子,成绩尚可,但是容易发挥不好,平时在校活泼好动,甚至可以跟我“打闹玩笑”,但是在讲完什么之后却又会绯红了脸颊。这个外表开朗的孩子其实内心有着不为人知的敏感。据班主任说有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发现该孩子在家庭信息填写的父母婚姻关系一栏中填写着“离异”。至始至终,只有该父亲没有提及过孩子她妈妈。
第五位,也就是今天晚上迟到的那位父亲,这位父亲满面的笑容,言语也是一样的极少,他进来的时候,手上拎着时下刚上市的一袋杨梅和一只西瓜。突然觉得,这位父亲很有点意思,在前往他人家里时,他大概不习惯空手就去,而是要捎去点什么。至于该带点什么区,估计他也是有一番斟酌的,女主接过水果的时候道谢,他也只是笑,并寻着最靠近门边的位置坐下了。整个过程中,他听多言少,说孩子在家里,聊到成绩考不好时候,常常跟他说“没路了”几个字。该女孩成绩也是中上水平,性格较为内向,不大爱与老师交流。据后来向班主任了解,该家长应该在工厂为人打工,家庭经济很是一般。
无聊琐碎地记录着我所观察到的这些,是基于自己之前一个很冒昧的想法,认为一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在学校的表现,都与他或她所成长的家庭有着莫大的关系。家访的意义也在于更全面地了解一个孩子,从而在其遇到困惑的时候可以更加准确的给予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