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徐晓林古筝音乐创作特色
李菲
人民音乐 2015-4
框架:
一、秉承中华文化
(一)巴蜀乡音
(二)西南风情
(三)中华传统文学作品
二、开创时代新风
(一)人工音阶
(二)演奏技法的创新
三、独特审美音趣
(一)浓郁的民族韵味
(二)女性特有的诗情画意
(三)自然美感
笔者在文中提炼的重要信息:
1.《黔中賦》借鉴古代文学中“賦”的文体特点,将文学诗意和散文式的铺陈融入创作,来构思乐曲的内容和结构。
借鉴戏曲音乐中“紧拉慢唱”的唱腔伴奏类型,使用固定的三连阴节奏性模仿淙淙流水之声。
2.新时期的音乐家在古筝的音乐语汇、演奏技法乃至乐器形制等方面都作出了种种改革与创新,徐晓林是领军人物之一。
3.
(1)在演奏技法创新中,她的创作构思突破乐器的局限,大大拓宽了古筝的表现力。
作者认为,她创新的目的多是让新技法为音乐表现服务,为了寻求和促进更为多元的表达方式,并未脱离艺术韵味而存在。
(2)在保持民族韵味的基础上,侧重高难技巧的集中训练。其中,她还将传统音阶与六全音阶相结合。
(3)以艺术性为灵魂、技术性为手段,抒情与技巧并重。
她强调乐曲主题的民族韵味、旋律的歌唱性、音快的色彩性,特别强调技术性演奏融合在音乐的艺术表现逻辑之中,较少用单纯的炫技段。并喜欢用高难演奏技巧揉合在旋律的歌唱之中,是其充分的自然流畅。
4. 作者评价
作品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
是朴实而浪漫的情感表达方式,
充满清晰、质朴的民族韵味,
还具有很强的诗意,
她的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之间会有内在联系,
并体现了她一直追寻并实践着的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意识,
自然美无处不在,对用了中国传统音乐观中的“清微淡远”“中正平和”“淡雅含蓄”的审美追求,不是刻意求之,而是水到渠成,自然而为。
综上所述,徐晓林的创作在古筝音乐作品中具有相当程度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作品富有民族特点的旋律、丰富且特殊的演奏技巧、西方作曲技术与中国传统音乐和古老乐器的理想融合。音乐语言成熟而新颖、结构层次清晰而集中、艺术表现手法洗练而精致。她的作品折射出当代中国古筝创作的概貌和主要特征,为新筝曲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