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家庭篇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我最爱的枕边人,为什么我们进门就吵架?

我最爱的枕边人,为什么我们进门就吵架?

作者: 霁颜酱 | 来源:发表于2018-02-07 16:54 被阅读190次
    婚姻不是需要一个过日子的人,而是需要一个可以沟通的灵魂  

    1

    “青榄家长地带”曾发过一篇文章,叫做《你回家时的表情,决定全家人的心情》,里面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家庭主妇,在她的家中,男主人大方和善,孩子彬彬有礼,温馨、和谐的气氛充盈整个空间。她的家看起来跟普通的人家没什么区别,除了房门上挂着一方木牌,上面写着:

    “进门前,请抛去烦恼;回家时,带快乐回来。”

    有朋友来拜访,询问起那块木牌:“我也会时常提醒丈夫,不要带着怨气回家,可他总是当耳边风。你用木牌提醒爷儿俩真的有用吗?”

    女主人笑笑,解释说:

    “我并不只是提醒他们。有一次,我在电梯镜子里看到一张充满疲惫的脸,紧锁的眉头,忧愁的眼睛……把我自己吓了一大跳。于是,我开始想,孩子、丈夫看到我这副愁眉苦脸时,会有什么感觉?

    接着,我想到孩子在餐桌上的沉默、丈夫的冷淡,我原来认为都是他们不对,其实,我自己也有原因。第二天,我就写了一块木牌钉在门上提醒自己。结果,被提醒的不只是我自己,而是一家人……”

    换了一种方式进家门,垃圾情绪的传递链在进门的时候就被截断了。留在家里的,是一片平和与温馨。

    为什么进家门那一刻的情绪,有如此大的“威力”?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洛钦斯发现了著名的“首因效应”,指人际交往中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在头脑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家人之间虽然不是第一次见面,但是“首因效应”同样起作用。

    回家,是与家人的“再一次见面”,这一面决定了家人如何判断你这一天的状态。并且在接下来的整个晚上,这个判断都会在脑海里占据主导地位,影响着人的情绪和行为。

    心理学中还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是说生活的10%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由你对所发生事情如何反应决定。

    如今,许多人都工作压力大、焦虑感爆棚,而他们另一半的工作境遇也往往如此。但是,他们一天中最具挑战性的经历,不是发生在工作上,而是在回到家后的最初15分钟。

    如果两个人在下班后的最初15分钟交流很顺利,就能让双方感受到彼此之间的在意和关心,他们会感到身心放松,也会更有准备迎接第二天的工作。

    然而事实却是,最初15分钟的交流往往不顺利,总是导致两个人懊恼又失望,甚至破坏了一整晚的心情。

    2

    杨澜曾经问过周国平:

    “为什么我们都把好脾气留给外人,却把坏脾气留给最爱的人?”

    连这位一向儒雅的哲学家也说:“这个错误,我也常常犯。”

    平常在外面要装作彬彬有礼,不这样做容易吃不了兜着走。而回到家里,家人成为宣泄的渠道太方便了,不用担责不必避讳,很少副作用。

    周国平说:“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挑剔是种教养。”

    深到骨子里的教养,是好好对待自己的身边人。

    那些能一直忍受我们脾气的人,才是真正爱我们的人。这样的人都不善待,我们还应该善待谁呢?如果我们沦落到要让家人难堪来获得满足,那么我们就是一个大写的弱者了。

    有句话说:你永远只能伤害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

    杨绛在《我们仨》里写道:

    “我和钟书在出国的轮船上曾吵过一架,原因只为一个法文的读音。我说他的口音带乡音,他不服,说了许多伤感情的话。我也尽力伤他。

    然后我请同船一位能说英语的法国人公断。她说我对,他错。我虽然赢了,却觉得无趣,很不开心。”

    实际上,到了争吵的最后,问题本身的对错已经变得没什么意义,甚至连为什么吵都忘了。徒留对彼此的伤害,和一肚子气,大家都不开心,白白浪费了好多时间和精力。

    不如学学钱钟书杨绛

    “我们讲定,以后不妨各持异议,不必求同。但此后几年,我们并没有各持异议,遇到事两人一商量,就决定了。也不是全依他,也不是全依我。我们没有争吵的必要。”

    求同存异,有商有量,即使真的不能达成观点上的一致,也一定会在逐渐磨合中找到一条合适的解决道路。这世上,值得争吵的原则性问题并不多,影响我们心情的往往是我们揪着不放的无聊琐事罢了。

    很多婚姻走到尽头,不是因为出轨,不是家暴,而是不会好好说话。

    生活中90%的语言交流都是鸡毛蒜皮儿的小事儿与情绪化的发泄,对于这些随便说说的话,完全不必上升到三观与对错。

    他随便说说,你随便听听,是亲密关系中最伟大的交流和最深刻的爱护。关系越亲近,越容易在对方面前暴露槽点。

    3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埃德·巴蒂斯塔提到以下几点:

    1. 不同的需求

    由于个人需求不同,双方的精神、情绪状态通常都会存在差别,这点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许多夫妻一走进家门就忘记了这一点。

    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一个人辛苦了一天回到家,想要一个人先静静再开口说话。然而,更早到家(或者整天在家)的另一半却有着强烈表达欲。

    即使两个人同时回到家,他们一天的工作经历也可能完全不同,一方经历了一系列工作冲突后,在回家的路上又是各种折腾;而另一方则工作进展地非常顺利,一路畅通地回到了家。

    即使两个人一天的工作经历很相似,他们面对这些经历所需要的东西也可能非常不一样。

    有些人需要支持,需要向对方倾诉工作上的事,而有些人则需要安静思考一段时间;有些人需要娱乐消遣,有些人需要转移注意力,有些人需要喝一杯,而有些人只是需要一个拥抱。

    2. 不同的恢复时间

    威斯康星大学的神经科学家理查德·戴维森(Richard Davidson)花了几十年的时间,研究情绪和大脑结构、神经系统之间的关系。他在2012年的著作《大脑的情感生活》(The Emotional Life of Your Brain)中指出,人们从消极经验中恢复的时间有很大不同。

    戴维森将这种特性称为“适应力”(Resilience),但是我更喜欢“恢复时间”(Recovery Time),因为在讨论应对压力、挑战整体反应的时候,我会更广泛地使用前者。

    戴维森的研究证明,恢复时间不同的人,大脑的活动模式也会有所不同。

    在现实生活中,这意味着如果一个人过了非常糟糕的一天,那么很有可能在走出办公室的一刹那心情变好。但是,那些只是很平常地工作了一天的人,往往迟至晚上还受到工作的影响。

    虽然恢复速度缓慢的缺点非常明显,但我们要注意的是,恢复速度快也未必更好。

    那些从负面经历中恢复很快的人,往往是因为他们无法忍受焦虑与不适的感受,需要对此在心理上保持距离,因此强迫自己进行恢复。

    这样一来,他们就很难从错误与挫折中学习,也会发现自己跟不上周围人的步伐。

    3. 不同的文化

    约翰·高特曼(John Gottman)曾说过,“每段关系,都是一种跨文化体验。”高特曼是华盛顿大学的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他的研究重点就是婚姻及伴侣关系。

    高特曼在《爱之原理:爱的新科学》(Principia Amoris: The New Science of Love)中写道:

    “即使我们来自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地区、同一个种族和同一个宗教,我们也来自以不同方式定义意义的家庭。当我们建立共同关系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定义我们自己的意义。”

    伴侣在开始共同生活之前,虽然往往都会花时间去考虑彼此人生目标与观念的不同,但是他们很少会停下来,思考家庭生活这些更平凡的层面,以及在共同生活中建立“跨文化关系”的意义。

    正是以上三方面因素,导致了伴侣双方对“回家”有着不同解读和期待,对双方之间应该如何交流存在分歧。

    我想起了《前任3》里的孟云与林佳,当林佳带上门走的时候,我清晰地听到了孟云长舒了一口气,还能不能在一起,会不会结婚,这两人心中早已有了答案,都等着对方先放手。

    后来,孟云遇上了王梓,两人从艺术谈到设计,从生活聊到情感,林佳遇上王鑫,一起去寻找校门口久违的味道,聊着故人与青春。

    “零沟通”的下场就是感情死了,爱情散了,婚姻没了。

    《奇葩说》里的辩手胡渐彪曾说,“比一个人孤独终老更可怕的,是跟那个让自己感到孤独的人终老。”

    尼采曾说:婚姻生活犹如长期的对话——当你要迈进婚姻生活时,一定要先这样反问自己,你是否能和这位女子在白头偕老时,仍谈笑风生?

    两个人在一起,什么都是短暂的,容颜不长久,健康不长久,唯有聊得来的心意可以让感情长久。

    婚姻不是需要一个过日子的人,而是需要一个可以沟通的灵魂。

    有互动的婚姻才叫生活,没互动的婚姻只算是搭伙过日子。如果连这都实现不了,那婚姻只能无疾而终。

    4

    那么,在夫妻间的沟通问题上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哈佛商业评论》在《亲爱的,为什么下班一回家咱俩就吵架?》一文中给出了答案:

    首先,意识到差异的存在,同时接受它。

    期待两个人一回到家就思维同步,既不现实,也毫无帮助。

    不同的需求、不同的恢复时间、不同的文化这三点因素的综合,很难让伴侣双方在下班回家后的最初接触中就思维一致。

    其次,识别你的个人需求,然后与对方沟通交流。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不是在一进家门的时候聊这些,而是选择其他时间。

    很多人觉得这个问题微不足道、很无聊,觉得没有必要那么慎重其事。然而,正是因为没有意识到如此交流的重要性,才让那么多伴侣间的关系如此紧张。

    一步步规划,再坦率地说出你的需求,长远来看一定大有裨益。

    最后,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情绪管理和自我控制。

    我们往往认为,在与另一半沟通的过程中可以“做自己”,可以不必担心TA对你的想法或者你对TA的影响。

    但是,有没有想过,在工作中我们每天都那么努力地打磨、应用人际关系技巧,为什么一回到家就将这些扔出窗外了呢?也许此刻才最值得应用这些技巧。

    王小波在给李银河的情书里,曾经这样写道:

    “只希望你和我好,互不猜忌,也互不称誉,安如平日,你和我说话像对自己说话一样,我和你说话也像对自己说话一样。”

    在度过了恋爱阶段,携手进入婚姻,开始平平淡淡的家庭生活后,希望我们也可以做到温柔相待。我想对大多数人来说,只要对方能够好好地、心平气和地说话就是最大的幸福。

    爱是相互理解,嘴下留情。

    “好好说话”这四个字,听来简单,却是一场婚姻最大的体面。这体面不是为了做给谁看,更重要的是让身处婚姻中的两个人都舒服、踏实。

    我们愿意跟一个人保持亲密的关系,不仅仅因为他是我们的什么人,更因为在他面前,我们有话可说。

    如果亲密关系的一方或者双方,喜欢抓住对方语言中的槽点,争论、质疑、指导、批评,两人之间的共同语言就会越来越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最爱的枕边人,为什么我们进门就吵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nla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