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蕤《长短经(反经)》卷14是非诗解3汤武顺天下心诛桀纣非曰失君臣道人心不同其犹面也以心度心间不容针
题文诗:是曰汉景,帝时辕固,与黄生争,论于上前.
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杀篡也,固曰不然,
桀纣荒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顺与,
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人弗,为使而归,
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非曰黄生,
曰冠虽蔽,必加于首;履虽新必,贯于足何?
上下之分.桀纣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
臣下也夫,君有失行,臣不正言,匡过以尊,
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南面,非杀而何?
是曰太公,曰明罚则,人畏慑畏,则变故出;
明赏则人,不足不足,则怨长故,明王理人,
不知所好,不知所恶.非曰文子,曰罚无度,
则戮无威,赏无度则,费而无恩.故诸葛曰:
威之以法,法行知恩;限之以爵,爵加知荣.
是曰文子,曰人化上,不从其言,从其行也.
人君好勇,国家多难;人君好色,国家昏乱.
非曰秦王,曰吾闻楚,之铁剑利,而倡优拙.
铁剑利则,士勇倡优,拙思虑远.以远思虑,
御勇士吾,恐楚图秦.是曰墨子,曰虽贤君,
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非曰曹子,建曰舍罪,责功也者,明君之主;
矜愚爱能,慈父之恩.三略有曰:含气之类,
皆愿得申,其志是以,明君贤臣,屈己申人.
是曰传曰:人心不同,其犹面也.曹植曰人,
各有好尚.兰芷荪蕙,之芳众人,所好海畔,
有逐臭夫;咸池六英,众人所乐,而墨子有,
非之之论.岂可同哉?非曰语曰:以心度心,
间不容针.子曰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原文】3 (是曰)汉景帝时,辕固与黄生争论于上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杀也。”固曰:“不然。夫桀纣荒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人,弗为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 (非曰)黄生曰:“冠虽蔽,必加于首;履虽新,必贯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君有失行,臣不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南面,非杀而何?” (是曰)太公曰:“明罚则人畏慑,人畏慑则变故出;明赏则人不足,人不足则怨长。故明王之理人,不知所好,不知所恶。” (非曰)文子曰:“罚无度则戮而无威,赏无度则费而无恩。”故诸葛亮曰:“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 (是曰)文子曰:“人之化上,不从其言,从其行也。故人君好勇,而国家多难;人君好色,而国家昏乱。” (非曰)秦王曰:“吾闻楚之铁剑利而倡优拙。夫铁剑利则士勇,倡优拙则思虑远。以远思虑御勇士,吾恐楚之图秦也。” (是曰)墨子曰:“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 (非曰)曹子建曰:“舍罪责功者,明君之主也;矜愚爱能者,慈父之恩也。”《三略》曰:“含气之类,皆愿得申其志,是以明君贤臣,屈己申人。” (是曰)《传》曰:“人心不同,其犹面也。”曹子建曰:“人各有好尚。兰芷荪蕙之芳,众人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咸池有六英之发,众人所乐,而墨子有非之之论。岂可同哉?” (非曰)语曰:“以心度心,间不容针。”孔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3 [正方:]从前辕固与黄生曾在汉景帝刘启面前争论。黄生说:“成汤和武王是通过杀害夏桀和商纣得到王位的。”辕固说:“不对。桀纣荒淫无道,才使民心归顺了汤武。汤武顺应民心而讨伐桀纣,老百姓反戈而击,纷纷投入汤武的怀抱,汤武受臣民拥戴,不得已而为王,这难道不是受天命而称王又是什么呢?” [反方:]黄生说:“再破旧的帽子也是戴在头上,再新的鞋子也是穿在脚下。为什么呢?因为万事万物都有个上下之分。桀纣虽无道,但毕竟是国君,汤武虽英明,毕竟是臣子。国君有过失,做臣子的不去劝谏纠正使之尊荣,反而趁机讨伐并取而代之,这不是谋杀又是什么?”
[正方:]姜太公说:“惩罚严明,就会使人畏惧,畏惧就会发生变故;奖赏分明,就会诱发人的贪心,贪心得不到满足就会怨恨。所以贤明的君王治理天下,不让人看出他喜好什么,厌恶什么。” [反方:]文子说:“惩罚没有尺度,杀人再多也没有震慑作用;奖赏没有分寸,花费再多也不领情。”所以诸葛亮说:“用法律树立威严,执法严明,人们就会知恩图报;用爵位鼓励有功劳的人,区分级别,人们才会感到荣耀。” [正方:]文子说:“人民对待统治者的教化,不是跟着他的号令跑,而是上行下效。所以人君好勇,国就逞强斗狠,社会就多灾多难;人君好色、国人就淫乱腐化。”
[反方:]秦王说:“我听说楚国的刀剑锐利无比,但歌舞音乐却很差劲。 这说明楚国的兵士英勇,君臣的图谋久远。用长远的谋略来驾御英勇的兵士,我担心楚国是在打我们秦国的主意呀。” [正方:]墨子说:“国君即使很贤明,也不喜欢没有建立功勋的大臣;父亲即使很慈祥,也不喜欢没用的儿子。” [反方:]曹植说:“宽恕有罪的人,严格要求有功的人,才是贤明的君主;可怜愚笨的儿子,也喜欢聪明的儿子,才是仁慈的父亲。”《三略》说: “胸怀大志的人,都希望能有一展宏图的机会,因此,明君和贤臣都能牺牲自己成全别人,为他们创造发展的机会。” [正方:]《左传》说:“人心之不同,有如人的面孔。”曹植说:“人各有所好。象兰芒荪蕙的芳香,人人都喜欢,可是海边的渔夫,偏偏爱闻鱼腥味;《咸池》、《六英》这样的乐曲,人人都爱听,然而墨子却否定它们。 怎么能够让天下人都喜好相同的东西呢?” [反方:]古语说:“将心比心,人们就会融洽无间。”孔子说:“恕是什么意思呢?恕就是自己所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加于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