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小年,从阳台取出昨日买的灶糖,选了两块盛到碗里,放到灶旁。一边对儿子解释供灶糖的缘由。儿子追本逆源的问题接着就来,但我也只能笼统地说出一个古代民俗的答案,这当便然满足不了儿子,我又从书架上抽出《东京梦华录》,找到相关内容给他看,自己也顺便读了一回。儿子看看也就放下了,倒是我,独自在那里又想了一会儿。
儿子在屋子里跑着,忽然问了一句,“那家家都供灶糖,灶王爷不能吃撑呀?”
“灶王爷是神,没事的。再说,这只是表示一种希望美好的愿望。”
儿子并不真的在意我怎么回答,他顾自跑一边去了。儿子已经过了万物有灵的幼童期,进入无神论阶段。我们讲的传说故事,他不相信实际存在发生过。我们依据民俗讲的事理,他还不能理解。“哪有神呀!”“都是迷信。”儿子很肯定地说。
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好几回了。过年过节时,我们告诉他不能乱说不吉利的话,他自然要问为什么的,我的解释总绕不开民俗传说,小孩子却纳闷,说说又不能真的发生,说好说坏跟真的发生没有关系呀,为什么就不能乱说话呢?并且在平时,大人们一直说的都是要用努力实现梦想呀?
我在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阶段。我的困惑是随着年龄自然解开的。
我便告诉儿子,不明白也没有关系,但是要做有礼貌的孩子,必须记住这样的一些礼俗和习惯。
小孩子说话百无禁忌,尤其遇到了那些他还理解不了却又被强令遵守的事情,在他的小心眼里,大人的郑重其事多少有些可笑。他又调皮,总是试着突破大人划好的界限。
有时甚至要故意地说几句不讨喜的话,看我们发火,听我们训他,他虽然最后应着知道了,但心里分明不服气。
他有时问我,“你相信有神么?”
“我,”我犹豫着,我自然也是不相信的,但是我用几十年的时光所获得的对生命对自然的深深敬畏一时又无法对他说明白。孔子说,“祭神如神在。”既说出仪礼的重要,也暗含了信仰的意义。信仰之于人,不是它存在,你才相信;而是你相信,它就存在。信仰的真正价值是,用你所相信的规范自己的言行,向着你所相信的始终不渝地努力。信仰,能令人更纯净,也会给人更多的力量。有信仰的人,其实是幸福的。
年节的民俗里面积存着平民百姓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这是一代一代人的信仰。儿子现在还不以为然,终有一天,他也会懂的。懂的时候,他会努力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2014年1月24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