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们家老人爱看电视上的调解节目吗?我妈妈爱看,虽然我一点都不想看,但是也听她讲过一些节目上的故事。听她说的最多就是子女不孝的。(哈哈,和我讲的目的是为了教育我?)
故事里理直气壮的子女们趾高气扬,在节目中对父母横加指责,认为父母小的时候没有好好抚养自己,或是偏袒了弟妹(或哥哥姐姐),或是没有帮助自己照顾孩子,又或者根本就没有理由,总之,一句话:我不想养你。年迈的父母低声下气、苦苦哀求,如果能换来一点可怜的赡养费,他们就谢天谢地啦。
其实在农村,子女虐待老人屡见不鲜,父母还很知足:他虽然有时候骂我两句,可是,他每月还给我几十块钱呢。
这样的子女是少数吗?很多人肯定会说我才不是这样的人,我每月都给父母钱,春节回家还会多给点。
可是,这样对父母“凶”的子女还是少数吗?
恐怕不是。
2
我们小区里有一位老太太,七十多岁了,声音洪亮,走路一点都不显老态,看上去身体很不错。她老家是山西农村的,来北京帮忙带孙子已经有几年,这不,小孙子马上就上幼儿园中班了。自打孙子三岁上幼儿园,一整个白天几乎都闲着,于是她就在小区里当起了“破烂王”。
她每天在小区遛弯,侦察哪个垃圾桶里有可以变现的破烂,慢慢地她练就了一双发现破烂的慧眼和快手,谁家有废弃的纸箱酒瓶也都会主动送给她。大家都知道她不容易,这活又脏又累,有充裕退休金的城里老人肯定不会干的。她不辞辛劳,其实就是希望靠自己的双手赚点钱,给儿子减轻点负担。
她怕儿子儿媳怪她不卫生,每次出来捡破烂都穿上专门的“工作服”(当然,她其他衣服也没有比这“工作服”好多少),回家也特别注意。
前段时间,一个下午,见她在小区院子里和邻居聊天落泪。她儿子昨天又数落她半天,嫌她丢脸,威胁她再捡破烂就把她赶回老家。
我们有什么权利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判两鬓斑白的父母?
3
你可能会说这个故事是个例。
那么请想一想,这些事情有没有发生在你我的身边?
“医生说了不让你吃甜,你怎么又吃西瓜?你不要命了是吧?”“对不起,我刚才忍不住了。”
“谁让你动我桌子的!以后不要乱动我的东西!”“我看着有点乱,想帮你整理一下,要不我再让它变回原来的样子?”
“菜里怎么又放这么多盐!”
“你又给孩子吃零食!”
……
一边是子女凶巴巴的指责,一边是父母小心翼翼的赔罪。
我们为什么对父母凶的这么坦然?
4
是因为他们下半生要依靠我们,我们就拥有了凶的权利?
我们的父母可能没有生活来源,也可能只有微薄的退休金,连基本的医药费都不足以支付;我们的父母年龄越来越大,身体逐渐衰弱,需要我们照顾。因为他们在经济、体力上不能独立,要依靠成年的我们,所以我们就觉得累赘、厌烦,不假思索地横眉冷对?
年幼的孩子也需要依赖我们,孩子对我们的依赖更多,我们非常享受这种依赖。我们有时候也会对孩子凶,可能凶过之后就是爱的抱抱。我们对父母发泄怒火后,道过谦吗?
看朋友小田的朋友圈,前一阵他有一个项目马上结项,收尾工作比较忙碌,不巧,刚两岁的女儿玩耍时不小心摔折了手臂,他赶紧放下手头的工作,赶赴医院,看着女儿伤痛哭泣,他也忍不住心疼落泪。孩子的姥姥着急上火,当天晚上就发起了高烧。小田的老婆要照顾女儿,只有小田带着岳母去医院看病了。岳母是红着眼圈从医院回来的,什么也没对女儿说。小田对岳母说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我们看到在他当天发的朋友圈里,有一条只有一句话:有些人,就是来添乱的。
在图书市场上,指导家长如何引导教育孩子的比比皆是,要尊重孩子,要让孩子感受到爱……有孩子的父母谁没买过几本?那么关于怎样更好地孝顺父母呢?大家看到过几本?想过要买这样的书吗?
还是因为骨子里的自私,让我们觉得对父母的态度其实没什么要紧的?
我们敢对老板凶吗?
5
你敢想象自己年老时,被孩子责骂的场景吗?
我们是不是应该做点改变了?
多想想父母的感受吧。
我们一直在努力给孩子一个阳光灿烂的童年,是不是也可以尽力给父母一个温柔以待的晚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