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390426/f4da2e965672827e.jpg)
吃过许许多多早茶店的馄饨,唯独对一家小店的馄饨念念不忘。
这是一家连招牌都没有的小店,卖大饺小馄饨和面条,兼卖馄饨皮和饺子皮。在里下河地区的某个小镇上,很不起眼。小店只在门板上有面条、馄饨这样的字样。没有现代感十足的装修,也没有原木风格的桌椅。只是摆了几张八仙桌,四周是长条凳。店面还是老式的木门。旁边也是一家很有年代感的理发店,有着漆痕斑驳的古老转椅。经常有老人小孩来剃头。只看这两家店面,就像是某个80年代的电影里的场景。
馄饨,其实是北方的叫法。我们当地人唤作“小饺”,以示和大饺区别。根据地域的不同,又被称为云吞、抄手、扁食等。其实,就是一种面食,重在皮薄,一般都带汤食用。
店主是一对中年夫妇,对人很客气,很周到。已经记不得第一次去吃是什么时候了,只记得从那时起,就爱上了他家的馄饨。从最初的三元一碗,慢慢涨到五元一碗,甚至是七元一碗。味道,却一点没有变。他家用的是小碳炉,架个铁锅,馄饨一下下去,很快就捞起来。白瓷大碗里,倒上些许酱油醋、盐和葱花,有时候会给我撒些胡椒粉,都是普通的调料品,闻上去却香气四溢。馄饨端上来,浓油赤酱,用勺子舀口汤轻轻尝一下,居然有小时候喝的“神仙汤”的感觉。许是因为食材新鲜,现包现做,馄饨入口后汤汁饱满,味道独特,让人欲罢不能。
最初去的时候,儿子只能坐在我的腿上,我抱着他,用他的小勺子喂点馄饨皮。后来大一点了,可以跪在长条凳上了,老板娘会主动给我拿个小碗,怕我有顾虑,还会用开水烫一下,然后我会分几个小馄饨到儿子的碗里,虽然他吃不了几个,但是,依然很喜欢。我们俩总是会分享一碗馄饨。小家伙算是比较挑食的,却唯独对这家的小馄饨情有独钟。每次都念叨着要吃“那家的小饺”。老板娘每次看到我们都会和我们聊天,问长问短,夸宝贝懂事听话。
后来,有一段时间,镇上修路,尘土飞扬的,加上交通不方便,我们去的少了。偶尔去一次,会发现客人少了许多,不禁为小店担忧。小镇去的少了,又大多停留短暂,渐渐的,我发现竟有好久没有去小店了。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路修好了,兴奋之余,准备再去小店吃馄饨。见到老板娘,竟然有一种久别重逢的感觉。店主夫妇见到我们,热情的迎了上来:“好久不见了。”这问候让我无比开心。
凡尘俗世里,一碗小馄饨也能让我们心里开出幸福的花朵,相信这世间,美好的事情会永存不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