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什么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数人没有?
赞赏最高的回答中,都提到这样一个词:自制力
所谓的自制力,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过:
自制是一种秩序,是一种对快乐和欲望的控制。
而生活中最可怕的,便是将“自制力”发挥到极致的人。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而自律,恰恰的解决人生痛苦根本途径。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这样说过:“自由从何而来?从自信来,而自信则是自律来。“
俞敏洪也说过:“没有自我管理,人生难以变得更好。”
自律的孩子各有各的幸福和满足感,不自律的孩子却大同小异。
明明有一大堆作业要做,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在玩一会,翻箱倒柜的找吃的,玩手机,看电视,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过去,到了实在不能再拖得时候,猛然醒悟,奋笔疾书,最后草草了事。
这样一来,作业的质量可想而知,每当要考试时,又后悔不已,后悔自己当初怎么没有好好努力一下,后悔那些白白浪费掉的时间。
等到下一次,又一样的管不住自己,又是一样的后悔,于是陷入了不自律的无限循环。
自律之处也离不开他律,可以通过让孩子尝到的好结果来引导
心理学家曾总结过这样的规律:
自律的前期是兴奋的,中期是痛苦的,后期是享受的。
想让孩子养成自律的好品质,就要让孩子先尝到“他律”带来的甜蜜果实,进而学习自律。
比如,前段时间以“印刷体”作业爆红网络的8岁女孩萱萱,对自己要求很严格,自律性也非常强。
而萱萱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而是在尝到写字的甜头后,才来越自律的。
正如萱萱妈妈说:“因为孩子小,家长一定要时刻抓得紧一些,抓得紧一些孩子自然就会走得快一些。”
我们每个人天性上都有劣根性,懒惰、拖延、缺乏耐心······如果不能学会自我克制,与这些劣根性作斗争,最终势必将一事无成,难以掌控自己的人生。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要什么有什么,没有节制。
最近热播的节目《妈妈是超人》里,黄圣依的儿子安迪出现在大家视野中,而安迪奶奶对孙子无条件满足的爱更是引起了广泛讨论:
“安迪喜欢去游乐园玩,我就给他建了一个游乐园;安迪喜欢滑雪,我就给他修了一个滑雪场。”
在无数“认奶奶”的评论声中,也有很多网友对这样的教育方式提出了质疑:“这样对孩子真的好么?”
是啊,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家长毫无原则地满足孩子各种要求,孩子会觉得自己能呼风唤雨,各种欲望甚至会越来越膨胀,于是会渐渐“变本加厉”,提出更多更难以满足的要求。
立即满足孩子要求,长远来看对孩子发展也是不利的。孩子学不会等待,很难培养出毅力、耐力、自制力。
高尔基说:“哪怕对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
因此家长在适当的时机,可以多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的训练,让孩子体验等待的过程。
没有规矩,孩子无法真正的自律。
而孩子将来的行为自律,有赖于一开始父母的“他律”。
这就要求父母不仅要从小给孩子立规矩,而且还要能坚守原则,忍得住孩子的“软磨硬泡”。
定好的一天只能玩1小时手机,就绝不能因家里来了客人,懒得和孩子纠缠而允许孩子多玩一会。
说好的每天回家先做作业才能看电视,就绝不能因孩子的撒泼打诨而妥协。
作为父母,要给孩子看到原则的力量。
立得了规矩,家长还要和孩子一起守得住原则,只有对规矩严格的遵守,孩子的正确行为才能随着时间的累积形成习惯,而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到了这个时候,不需要外界的监督和催促,孩子自然而然就知道该做什么,坚守行为的边界,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控制。
哲学家康德说过: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能够自律的孩子,将来才会收获自由快乐的人生。
网友评论